学了用不上,是因为你总是感觉良好
我比较喜欢做PPT,主要还是受到了秋叶老师的影响。几年前在微博上看到他的“一页纸群殴PPT”活动,后来又读了他的书《和秋叶一起学PPT》系列图书。在这期间,还接触了其他PPT大神,比如孙小小、Lonelyfish、曹将等等。
他们在PPT设计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比如PPT重点不是图片和设计,而是逻辑梳理;还有PPT重要的不是文字堆砌,而是借助图片与图形传达立意与观点。
在工作上,每次我做PPT时思路变得非常清晰,毕竟觉得自己背后是站着一群专家呢。有几次领导安排我做PPT都出色的完成任务,得到称赞。
一度我把自己擅长的技能一栏,很自信的填上“PPT”。
不过最近发生的一件事直接把我打回原形。
事情是这样的:
昨天接到一个制作PPT的任务,距离上一次做PPT有5个多月了。
我很自信的打开PPT程序,因为提前已经准备好了文字内容,接下来就是如何组合成图形加流程了。
然而没过多久,我忽然觉得自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脑子里反复再问:用什么图形呢?下一步该做什么呢?什么模板更合适呢?
我不时紧张的看着时间,于是我习惯性的开始找模板、找图形,这就像插了发条一样自动自发的开始做起来。
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东拼西凑终于做完了,可是却感觉自己没有一丝的轻松与成就。
后来我才发现,之前秋叶老师、曹将等人讲得PPT制作技巧,全都被我置之脑后了。
你看,我这种做PPT的方法,不就是一个简单的模仿与套用么,有什么制作技巧可言呢。更把我吓出一身冷汗的是,我从来都以为自己一直是一位高段位的PPT能手,可是高段位就这么做PPT么,这不是自欺欺人么。而那所谓的高段位又是谁封的呢?
这些不都是自一种自我幻想与我感觉良好么。
这个过程中哪里出了问题
我确实读了书,也做了一些实践,但是一旦到了实战,就会发现自己的理论和套路瞬间打成碎片。
《一分钟经理人》里提到一个观点,人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他得到了反馈。
而我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恰恰是因为自己大踏步的朝反方向走过了。
我在PPT上的获得了什么反馈呢?
基本上是自己的一个感觉,以为掌握了套路、以为学会了心法。坦率的说,我从来没有把自己的PPT作品放到网上接受大家的反馈,更没有给秋叶老师投过一次稿。
更进一步,我开始努力回想之前几次做PPT的经历,其实也都是在做套用和模仿。
这哪里是在学习PPT呀,完全是自嗨么。
自嗨式的学习模式,往往让我们觉得自己学到了东西,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发现了很多从未发现的,就像一个人忽然在熟悉的地方发现一块金子,一段时间内都欣喜若狂。
整个学习PPT的过程是这样的:
1、我学了一些理论,感觉自己会了,这一环没有过多实践,从一开始只有自我反馈,而缺少他人的评价与指正;
2、当我要做PPT时,迫于任务上的时间压力,我总想赶紧做完,追求速度,于是懒得思考,直接想要拿到答案,习惯性的认为照搬模板是最有效的,也就是自觉地回到了最初级最原始的制作方法;
3、在模仿时,每次都花了很多时间,因为你要调整样式、颜色等。尽管如此,总感觉哪里有问题,再回头看一遍做好的成品,会发现使用的图形过于花哨,没有达到突出与强调的效果,逻辑上也有前后不严谨,至于颜色和整体排版上那更是一个乱字,风格成了大杂烩,比如一页小清新、一页简约、一页又是层次感。
4、我为什么在做PPT上一直试图寻找捷,很少认真思考这背后的基本功是什么、关键点是什么、图形又有哪些不一样的用途。因为只想着快点做完,做得漂亮,而没有想质量如何体现,PPT的本质是什么。
5、这也暴露出学习的一个问题:学理论时只想着记住方法与技巧,沉浸在知道了什么,动手实战时只想着捷径,不要做慢功夫,急于求成;表面上看这是理论与实践脱节,可实际上我学PPT不过是在学习一种学到了的感觉,逃避了最主要的部分,更不用说认真的打磨这个技能,心里想着反正学不会也不会损失什么。
正如前阵子有篇文章说,很多人学习知识只不过是学一种焦虑,而知识经济本质就是在兜售这种求知的焦虑感。
如果我们关注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焦虑、感觉良好,还有虚荣,那么学得越多就越会自我膨胀。就像空中楼阁少了最重要根基,注定以失败告终。
破解自欺欺人的学习模式,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反馈机制。
无论是做分享,还是写文章,或者做讨论,一方面我们用输出检验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这也提供了多人反馈的机会,通过反馈再来反思与调整。
正如我们读一篇文章,如果发现它是一篇好的文章,我只是读了一遍,多半什么也没记住,因为我没有给自己什么积极反馈;倘若我去留言、评论、写笔记、写心得,往往会收获很大。这个参与的过程就是一个制造反馈的过程。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跟其他人一起讨论这个内容,常常会有更大的收获。
当然了,有时候有些反馈可能带有一定的批判性和否定性,其实不用害怕,你也可以看出读者的一种看法,也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你带来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