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意见基本思路+批评与自我批评金句,“高情商”发言,既在点上,又不得罪人!
一、民主生活会自我批评与批评意见的基本表述:
1. 自我批评的要点在公开场合进行自我批评时,提及共性问题较为适宜。例如理论学习深度不足、学以致用的能力尚需提高、沟通存在欠缺、进取创新的精神有所欠缺等。
2. 批评他人的要点批评他人时,应注重方式方法。不可一开始就揪住他人缺点不放,可指出一些能够改进的不足之处。比如,对于注重小节的人,可说其工作细致入微,重视细节,期望能在工作中把握重点、不拘泥于小节;对于年长的同志,可说希望其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对于脾气急躁的年轻人,可建议其加强交流、调节自身情绪等。
3. 批评领导的要点批评领导时,可先阐述领导的工作特点,再引出不足之处。例如,领导常常自我施压,但对基层的工作部署传达不够到位;领导基层调研次数较少,希望领导能给予基层更多关怀。如此既能展现自身的思考,又不会让领导感到被刻意挑剔。
二、自我批评金句
1. 理论学习深度不够:虽然能够按时参加集体学习,但个人自学时间不多,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未能全面掌握,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不够透彻。
2. 党性修养有待加强:日常工作中,有时会过于侧重业务工作,从而忽视了党性修养的提升,缺乏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意识与行动。
3. 宗旨意识有所弱化:在服务群众方面,有时存在敷衍塞责的情况,未能真正将群众利益置于首位。
4. 工作作风不够踏实:在推进工作进程中,有时会出现形式主义的倾向,缺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实际行动。
5. 担当意识欠缺:面临困难与挑战时,有时缺乏直面困难的勇气与决心,存在畏难情绪。
6. 创新意识薄弱:工作中往往习惯于沿用旧的方法与套路,缺乏创新思维与改革精神。
7. 群众观念淡薄:与群众沟通交流时,有时缺乏耐心与细心,未能真正了解群众的需求与诉求。
8. 纪律意识有所松懈:日常工作中,有时存在迟到早退、工作纪律不严格等现象。
9. 缺乏责任担当意识。在工作遇到难题时,常常强调难度大,而未从主观方面深入探寻工作未能做好的根本原因。
10. 过于看重个人面子。对于不在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往往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该提醒时因顾虑情面而保持沉默,总是担心提出不同意见会使他人尴尬,也怕自己失了面子。
11. 学用结合不够紧密。日常工作中倾向于凭借以往经验应对各类挑战、问题和变动,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较为浅显,钻研不够深入,掌握不够全面。
12. 开拓精神欠缺,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习惯以书本知识和传统视角看待问题,不善于结合实际开展创新性工作,缺乏开拓创新意识,敢闯敢拼的劲头不足。
13. 纪律执行有时不够严格。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多年的工作经历,感觉自己即将退休,不想过多得罪人,在处理问题时倾向于采用较低标准。
14. 基层调研存在重数量而轻质量的问题。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不够深入,且多数时候是按照基层安排去看正面典型,使得调研不够系统、深入。
15. 在抓具体工作时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导致良好的计划难以有效施行。对于工作中检查到的‘假大空’教育问题和行为,虽然深恶痛绝,但有时也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只求平稳无事。
16. 在大局和全局中谋划工作的意识有待提高。需要加强联系、主动协调、有效沟通、团结协作,以推动各项工作更好地开展。
17. 忧患意识和创新精神不足。需要持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多进行深层次、前瞻性的思考,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18. 对党的创新理论原著学习不够深入,没有经常研读原文、领悟原理,很多时候只是蜻蜓点水,与实际工作相脱节。
19. 深入基层调研和指导不足,有时存在经验主义倾向,与分管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交流沟通不够充分。
20. 理论学习不够深入系统。缺乏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性、经常性学习,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批评他人
(一)对书记批评意见
1. 理论学习的引领深度略显不足:单位内部的政治理论学习虽备受重视,但其形式多集中于读文件、听报告,缺乏深入解读与互动交流环节。这致使部分党员干部对党的创新理论仅略知一二,难以将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工作中的思想引导与行动动力,进而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2. 党建与业务融合的举措不够坚实:一直强调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业务流程、决策环节的具体措施。
3. 对干部队伍思想建设的关注度不够:较为侧重于干部业务能力的提升,对干部思想政治动态的关心缺乏细致程度。在干部遭遇工作压力、职业发展瓶颈等状况时,部分干部思想出现波动,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然而书记未能及时发觉并开展有效的谈心谈话与心理疏导工作,这对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凝聚力产生了影响。
(二)对支部副书记批评意见
1. 学习积极性欠佳,政治理论学习存在被动应付的情况。例如存在实用主义倾向,常因忙于事务性工作而忽视理论学习,缺乏紧迫感,学习缺乏连贯性与系统性。
2. 在党建工作方面,在党建工作的认识方面有所欠缺,存在着党建工作主要是党支部书记的职责、与自身关系不大这样的观念。例如,党建工作中存在被动应付的情况,有时会以工作繁忙为理由,主动开展党建工作的意识不足,未能有效履行党建工作的‘一岗双责’。
3. 工作时偶尔存在浮躁情绪,对待工作不够细致认真。比如工作中有时急于求成,不够审慎细致,考虑问题不够周全,缺乏对工作深入的研究分析,工作方式方法有待改进。
4. 在联系服务群众方面,与群众的联系缺乏深度与密切性。在日常工作里,与群众的联系不够紧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方面的工作存在不足,未能全面把握群众的需求与想法,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三) 对分管领导批评意见
1. 一是其对自身分管工作颇为重视且较为负责,建议进一步强化对其他工作的指导力度;二是深入一线、深入基层与大家进行沟通交流的次数相对较少。
2. 在制度执行方面存在不到位之处。例如,在理论中心组学习的落实方面存在不足,整体学习计划未能妥善规划,学习时长有时偏长,实用主义的学习倾向比较明显,缺乏宏观形势分析与理论讲座,这对班子成员开拓视野、转变观念以及提升整体能力素质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四) 对主管领导批评意见
1. 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经验丰富的优势,仍需持续加大对单位业务的指导力度;
2. 对年轻同志安排任务、给予担子较多,但面对面、手把手进行帮带的程度不足。
(五) 对老同志批评意见
1. 一是在发挥传帮带作用方面存在欠缺;二是工作创新不足,思想不够解放,工作有时缺乏大胆尝试的精神。
2. 满足于自身工作经验较为丰富,在***工作多年,资格较老,因而在工作方式方法上习惯沿用老套路,在学习新知识以创造性地推动工作方面明显不足,并且在改革方面缺乏新举措,总是拖延。
(六) 对同龄同事的批评意见:
1.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全面、系统、深入,有时存在即学即用和实用主义思想;二是业务能力不够全面,建议加强xx方面的学习。
2. 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欠缺。存在‘人到终点车到站’的思想,日常工作按部就班、安于现状,缺乏苦干实干精神;与同事沟通交流较少。参加群众活动不多,与同事交心谈心较少,了解不足,与干部职工之间需要加强联系。
(七) 对年轻同志的批评意见
1. 有时存在依赖老同志的想法,缺乏主动担当的精神,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 在工作中需要注意调整情绪,避免带着情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