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著名心理咨询师李雪老师所做的《当我遇见一个人》,让我学习到很多知识,接下来我将持续写一些读后感想。
一位朋友告诉我说,他小时候非常喜欢打乒乓球,每次打完之后感觉大汗淋漓又身心俱爽。
他把这种极爽的感觉告诉家长,妈妈就鼓励他说:“打乒乓球是一个非常好的技能,乒乓球素有“国球”之称,历史上曾撬动了中美关系的坚冰,它还能锻炼你的身体和意志,你要继续努力坚持下去哦!”
听完这些话,他觉得在自己身体里流动的各种爽快,一下子就被堵在那里,内心充满愤怒却说不出口,因为妈妈并没有说错啊!
这位朋友他只是喜欢打乒乓球时,那个小小的球在自己的拍打下,欢快地跳跃在既定位置中的那种爽感,可是妈妈却为这单纯的活动,增加了物质化的功能色彩,一下子让他觉得索然无味,再也不想打了!
我还有一位朋友,小时候有一段时间学习弹古筝,她形容妈妈看自己练琴时的目光,像是在欣赏明星一样。妈妈认为,只要她练好古筝,将来定能功成名就,取得一定的成就和地位。
其实,这位朋友只是觉得琴弦在自己手下轻快地跳跃,发出清脆动听的旋律是一种极棒的体验,可是妈妈期盼的目光,却让她再也提不起练琴的兴趣了!
我听来的这两件事,都给了我极大的震动。有许多父母,就没有看到孩子的存在,他们往往看到的是孩子的功能和物质性定义,这让孩子感受不到爱的流动。
长期发展下去,就算父母为了孩子可以倾尽所有付出一切,孩子也只会觉得,自己仅仅是父母表达爱的一种工具,还是会感到孤独与寂寞、挫败与不安的!
不管是打乒乓球,还是练习乐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快乐的体验、满足的心情和爽快的感受,都是他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所独有的存在感。
而我们家长却常常在乎,打乒乓球、练乐器所带来的锻炼身体和意志力等附带好处,这样就忽视了孩子快乐满足的心情。
孩子未能和我们产生共情,我们和孩子根本就不在一个空间中,我们就没有看到孩子!
有许多大人,常常把孩子看作是一个物体,是自己意志的延伸,从不在乎孩子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只在乎家长想让孩子做什么?
父母常常焦虑于孩子和自己的设想不一致,为了对抗这些焦虑,父母就像修剪树枝一样,利用各种手段去修整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成长。
我们常常忘记了,孩子是另外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他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他和父母想象的不一致才是正常的,如果他完全按照我们父母的想象来成长,那实在是一种巧合!
纵观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杰出人物比如马斯克、乔布斯、任正非等人,他们都有相同的理念,那就是坚持自己的想法,而非听从别人的所谓正确意见,只有这样,他的生命才有意义!
由于资源的匮乏和人类生命的脆弱,导致我们生活得如此艰难,所以我们常常都活在恐惧害怕中:
幼儿时期,害怕不家长听话就惨了;
上学时候,害怕成绩不好,就考不上大学了;
工作以后,害怕表现不好就没有前途了;
做父母后,害怕孩子有不良行为教不好,以后可怎么办啊 ……
这种种的恐惧害怕,让我们一直在焦虑不安,一刻也不敢停。
现在,我们可以让自己暂停下来,认真地想一想:
如果没有这些附加的功能价值,我们到底是谁? 我们所追求的一切,到底哪些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哪些才是恐惧焦虑驱使我们去追求的?
没有任何外在标签的我们自己,是否还能安稳地生活,感知到自己的存在,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
我们到底在追求些什么,我们到底在恐惧些什么? 哪些追求,是我们真正想要的,而哪些追求,是我们不得不去追逐的?
我们要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非那些所谓的功能价值!
只有看得见自己的真正价值,才能找到爱;而只有真正的爱,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让他在未来艰难的人生中,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