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中有些人表现出来更多的是:不安,焦虑,恐惧;而有些人则更多地表现出来的是:信任,支持,独立。心理学家们认为,伴侣之间的这些互动模式,事实上是人们对早年与照顾者(主要是父母)之间互动模式的一种“投射”。也就是说,在婴幼儿时期,我们与父母之间形成的对彼此的信任与爱的表达方式,成为了我们成年之后处理亲密关系的一种“框架”。而这种“框架”有被称为人与人之间的“依恋”。
安全型:关系中能够适度依赖伴侣,也尊重彼此的独立性去探索更大的世界。不会过分担心失去对方,也不会惧怕向对方做出承诺。能有效地与伴侣沟通自己的感受与需求,也能够及时回应对方的需求。
特别指出,成年人中不能正常表达需求与感受的群体普遍存在,主要原因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过于在乎周围人的感受,时间长了导致功能丧失;二是过少地关注自己的内心,导致不能准确表达。
举个例子:到遇到伴侣未接到自己电话的情况时,他们通常会想:“啊,那她应该在忙,过会儿再联系她吧。”
痴迷型:关系中表现出一种“情感上的饥渴”,以及对依赖和承诺的强烈渴望。过度担心失去对方,也害怕当自己需要的时候,对方不在身边或不能及时回应,因此他们总希望能时刻掌握对方的动向。
举个例子:到遇到伴侣未接到自己电话的情况时,他们通常会想:“她是不是不爱我了。”然后夺命连环call
疏离-回避型:通常既不向伴侣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不希望伴侣对自己产生情感上的依赖或向自己寻求安慰。他们甚至不会花太多时间去关心彼此关系的进展,更不会担心被抛弃。疏离型的人对伴侣不接电话,则抱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恐惧-回避型:总是担心被伴侣抛弃、被决绝(认为自己不够好),但另一方面却在感到这种焦虑和不安的时候,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变得疏远和冷漠(其他情绪的表达因为羞耻感的存在而被)。恐惧型的人对伴侣不接电话,虽然也会想痴迷型一样立马怀疑对方,但他们却不动声色,甚至开始疏远对方。
而研究者认为,人们儿时的照顾者如何对待自己,是其成年之后依恋类型形成的关键因素。那么成年之后,依恋类型仍可以被改变吗?
近年来,有心理学家提出,存在一种“获取的安全”,即那些在早年与父母的互动中未能形成安全型依恋的人,成年之后通过自身的努力,也能逐渐形成一种安全型依恋,并且这种成年后 “获取的安全”与从小就是安全型依恋的人,对亲密关系的满意度相差无几。
依恋关系如何改变?
书中提出的解决方法是:认识自己的依恋类型-保持自我检查-有意识、主动地学习更好的相处方式。
在认识自己的依恋类型方面,书中分析了父母是如何影响孩子的,同时也给出了如何成为称职父母的方法。另外,书中还揭露了性格形成背后的原因(这部分感觉写得不好,着重在写完美主义,感觉不太扣题),并且分析了我们不愿意谈论自己真实感受的原因(主要是情绪流动能力的问题,而影响情绪流动又分为两方面因素:一是社会不允许负面情绪的流动,另一方面面对自己脆弱的一面,是很危险的)。
如何更好地使情绪流动?不攻击,不回避,学会“吐露”,这里的“吐露”着重于不夸张、不回避地描述你的感受。书中说得比较抽象,我认为学会吐露的关键在于客观和真实。客观即就事论事,不算旧账;真实即彻底暴露,无羞耻地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