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四之前,我一直都认为所有的朋友是阶段性的,譬如:我读了大学,那么高中时期结交的朋友就会走散,大学阶段的朋友就会迎面而来。
直到读了些许哲学书和在短时期经历了重大的变故之后,我突然意识到,是不是我对“友谊”这个理念进行阶段性解读,从而将我所结交的朋友隔绝在我的生活之外。
为了验证我的想法,万年不怎么看朋友圈的我给每个跟我之前要好的同学、朋友点赞或评论,其中跟我高中玩的极为要好的朋友都主动联系了我。
在联系过程中,我深深羞愧自己对友谊的错误认知,即为到了不同的地方且接受不同的思维后,大家就很难再玩在一起。这个认知预设着一种他人的成长必须要符合自己的期待的前提。
然而,生活的有趣之处在于它总是千变万化,就是在某些时候躲过了你所设立的前提。当我放下这一前提之后,尝试去理解我们没有互相陪伴的这些年,大家都经历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改变,总是有意外的惊喜。
有时候,我也会感觉没什么话题可言,但我知道,只要大家的心里都有为彼此的友谊留有一块地,这就足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