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前,姐姐家的女儿高考成绩出了,要填报志愿。他们夫妇是普通的上班族,给不了孩子更好的建议,问到了我这里。
太好的建议也给不了,只能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再结合孩子的想法共同探讨。孩子的想法天马行空,一时三变,经过数次调整,终于选定了专业和学校。
隔天早上,她就给我发了一堆专业相关的负面评价,说是发小发给她的。我回复她:“心有所想。负面评价哪里都有,什么行业都有。行业没有错,看人怎么做。”
谈论过程中,经常听她提及别人说、听说、他们说等等。人云亦云,少了自己的看法。我告诉她:“有些时候,看到的、听到的,是你内心想要了解的,但不代表事物的本质和真相。任何行业都是看人怎么做。
德不配位,自然会有不好的结局。负面消息可以看,引以为戒。但不能沉浸其中,要有自己的认知和判断。发个收货地址,送你本书看看。”
“啥书?”她挺好奇,“我都不好看书。”
“《世界是心的倒影》,能看进去了再给你推荐其他书。”我自己是这本书的受益者,自然地推及他人。
“书上讲的啥?”
“自己看,通俗易懂,看完了再讨论。听过雪漠吗?”
“没有。”
“有时间可以了解一下,解决心灵困惑的作家。成就挺高,人品挺好。”这是我对雪师最通俗的看法和解释。
孩子欣然接受,且等她看了再说吧。总希望把好的东西分享给身边的人,可那句“无缘不能度”成了众生的写照,随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