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217篇
1
昨晚看了最新一期的《我就是演员》,结果,被金世佳和李兰迪的即兴表演差点儿搞哭。
李兰迪拿到的题目是:扮演哑巴少女,向自己暗恋了4年的男生表白。
短短2分钟小视频,我也就看了20多遍吧。
你喜欢的人恰好也喜欢你,恰好能理解你的小心翼翼、体谅你胆怯的勇敢、看穿你焦虑的纠结,在你想扑到他怀里的时候,恰好能张开双臂给你一个拥抱,这真的是特别美好的一件事,能让你哭着笑出来。
金世佳和李兰迪都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演员,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他俩都算是同龄人里,有着扎实的演技但又低调守着初心,把演戏当手艺一样去打磨的人。
看他俩演这场对手戏,真的超级过瘾,一抬头一眨眼,都是打动人心的炸裂演技。
2
李兰迪一上场,就塑造了那种迫不及待但又欲言又止的人物基调,她整个人的状态是带着不知所措的焦躁不安,带着跃跃欲试的进退维谷:
她从出场,到站在金世佳面前,短短几秒钟,戏剧动作的变化就表达出了人物的好几个心理层次。
她最开始的步子是慢吞吞的,带着一点犹豫和徘徊,就好像没完全想清楚要不要往前走,在考虑是否后退转身。下意识抿了一下嘴巴,紧紧攥了一下单肩包包,这是她紧张,也是为自己打气,下定决心还是要往前走,去表白。
再接着,她的步子变快了,小跑了几步,她跑到了金世佳面前,眼睛慌乱地看着金世佳,金世佳的眼神是明亮但又带着茫然的询问,好像在说:你怎么了?
她的手无处安放,抬起来,但又不能去碰金世佳,想说出来,但自己又是个哑巴。
她的眼睛想看金世佳,但是看一眼又立刻垂眸,她害羞又难为情,但又必须说出这件事,她开始用肢体表达。
金世佳也演得很精准,眼睛认真盯着李兰迪在看,但又实在读取不出有效信息,就脑袋稍微歪一歪,意思是:我不明白你想说什么?
李兰迪半天没准确传达出自己的意思,而这个时候,金世佳的表现已经透露出最后“他也喜欢她”的美妙结局了。
因为他的左手带着询问的意思摊开,猜测着说出一个“你”,这是他在努力尝试着与李兰迪沟通,在配合李兰迪去完成她的表达。
李兰迪想说“我爱你”,第一个字表达出来之后,她紧接着就要表达“爱”,但是,她一方面受语言障碍的限制,另一方面她自己也紧张慌乱,害羞退缩。在表达完第一个字之后,她真的需要一些勇气才能继续表达出第二个字。
金世佳看出了她的肢体语言里的“语无伦次”,有种被逗乐了的感觉,但他又尽力试图宽慰她,让她放松,他说了一句:“你别着急,你慢慢说。”
这个时候,他并不知道李兰迪是想要给他表白。
就这短短几秒中,金世佳的反应就足以说明,他平时肯定也是这样耐心地跟哑巴女孩李兰迪沟通的,他会试图揣摩她所要表达的意思,他会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李兰迪向他呈现她的世界。
最关键的是,他的眼神里,没有任何的烦躁,而是像温柔的湖水一样,看着她,等她慢慢来,他能体谅她想要表达而力不从心的难处。
这从侧面就传递出一个信息:他对她是有着极大的耐心和探索的兴趣,以及体谅安慰的胸怀。
理查德·波列斯拉夫斯基在《演技六讲》里,关于人物塑造他是这样写的:
演员每扮演一个角色,他都需要在舞台上把这个角色的全部精神生活给宿在出来。他得让观众看到这个有灵魂的人物的身体、心理和情感等各个方面的活动状况。
李兰迪演技最炸裂的地方就在于,她的站姿一直都在人物里,那个站姿不仅仅是一个女孩的站姿,更是一个迫切想要表白但又害怕被拒绝的坐立不安的站姿。
3
当金世佳宽慰李兰迪“你别着急,你慢慢说”之后,李兰迪努力想要用肢体语言讲清楚,但是她怎么也表达不清楚,她很焦急,急得快哭了:
她开始慌乱地在包里翻找纸笔,想要写下来给他看,这时候,金世佳才开始猜到了她究竟想要说什么:
他的这个表情真的真的让人看着心都碎了,演技绝对满分。当他看清了她的意图时,他的眼神一下就从之前的茫然疑惑变成了心疼和怜爱,夹杂些一些难以名状的感动。
看着她手忙脚乱的翻纸笔想要跟他表白,他的动作几乎是停滞的,这是人下意识被震惊之后的本能反应。
他眼神里的内容,就铺垫除了故事后面的发展走向,观众也能从他的眼神中读出他对他的情感和态度。
再次祭出理查德·波列斯拉夫斯基的《演技六讲》,他写到:
情感对于角色而言就是使之鲜活起来的那口上帝之气。被赋予情感之后,剧作家笔下的人物角色才有了生命。
人物情感的塑造,要像外形和心理活动一样个性鲜明,这才是好演员。
他猜到了她的意图,但她还在五味杂陈的坐立不安中试图完成表白,她拿起纸笔,却又顿住,紧张到把拿着笔的手指放在嘴巴上,纠结、犹豫、迫切、徘徊等等,这种感情都杂糅在这个表情里,简直是神来之笔:
但她最终还是勇气不够用,泄了气,背过身:
这时候,整个小故事的高潮来了,这个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的转折:
当她勇气不支,在冰与火之间被煎熬的时候,他接上去,给她乌云密布的天空撕开了一个角落,让光透进来,他说:“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我也喜欢你。”
突如其来的幸福,让她下巴都哭到颤抖,委屈和惊喜一一半一半吧。我开心地想扑倒它怀里,但是有不敢冒昧唐突,及时刹住脚步。
但金世佳读懂了,他张开双臂,鼓励她到怀里来。
这个剧情和演技,简直戳人泪点。
戏剧动作的对抗和冲突是戏剧生命的重要元素,而最后这部分,他们两人各自的动作设计增强了整个表演的节奏感。
两人这段即兴表演,从音调、动静、形态、再到言语、动作,完成度非常高,最重要的是,丰富饱满的情感注入,让这个小故事被演活了,充满了生命力,有生命的东西,才最最打动人。
他们共同完成了一个作品,告诉观众,有一种暗恋表白,叫做:“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我也喜欢你。”
4
其实这短短3天时间,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化成了一个“出尔反尔”又善变的人,打脸打得有点儿快额。
但没关系,我是一个善于反思并不断用包容心态去学习的人。
上周五,我推送了一篇《《奇葩说》:爱先说出口就输了,但不妨碍它是最佳选择》,我是建议在爱情里先开口说爱的,但同时我是觉得无论被接受还是被拒绝,开口的人都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那种甜美的爱情的。
结果,过了两天,我就看到连叔公号上推送了一篇文章《为爱丢一点点脸》,谈的也是同样的话题,看完文章和评论区的一大串留言,我几乎......被说服了。
连叔在文中写道:
一位姑娘,被一个男生表白,不接受,也会心存感激。男生也一样,被一个女生示爱,他不会对这位女生更坏,不然就不是人。不幸有表现得不是人的男生,那也不是方法的错,那是眼睛实在太瞎,看错人了,以这种方式认清一个人,也是值得的。
无论你是男是女,你真喜欢一个人,主动表白,是最佳策略。你表白,即使被拒绝,也只是伤一点自尊,觉得有一点点丢脸罢了。真的爱一个人,为他丢一点点脸,我觉得是应该的,这反而可以证明自己的爱。
连叔说的话,总是莫名让人觉得有道理诶,从心底油然而生的信服。
评论区也是狗粮撒了一大片:
看了连叔这篇文章还有评论区留言,我就反思,同样的话题,虽然我和连叔都认为主动说出来是最佳选择,但为什么他的理由却和我截然不同呢?而评论区也完全是“射程范围之外”的反馈?
后来我明白了,是预设心态的问题。我是用消极的心态看待表白这件事,而连叔是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这件事。
当我用消极的心态看待时,我潜意识里就觉得“你喜欢的人刚好喜欢你”和“你喜欢的人也会对你好”是小概率事件,我预设大多数人都会拒绝或者得到了也不珍惜。
而连叔用积极的心态看待时,他的预设是那种“因为你表白而表现得不是人”的情况,是不幸的小概率事件,在此之外,无论你是被接受还是被拒绝,都会避免遗憾,避免消耗,收获更好的人生。
积极健康的心态,能帮助我们辩证的看待人性和世界,从而带给我们积极健康的人生。
评论区里一大片的留言,让我看到许许多多“生活在别处”的人,用温柔明亮的心,谱写着“真善美”的故事。
此刻我能想到最美的一句话,就是: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PS: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从技术层面去分析演技,虽然写得很青涩,但这是我迈向专业影评人的第一步,还是值得开心。
上周五写的那篇《奇葩说》文章,我投给富书后,过了4个小时没回复,我就按照自己的节奏当天推送了,刚刚收到回复居然过稿了,但由于我自己已经推送过了,所以富书平台不能采用。可是我还是很开心,因为这是对我写作能力的认可,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