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发现对他说话的方式要越来越注意了。
已经快晚上10点,儿子磨磨蹭蹭地收书包。老公看他半天都不去洗,吼了他几句,儿子气呼呼地把门一关,说了句:我讨厌爸爸!“
儿子的关门声,让我心里一惊,这是他第一次生气关门。这也让我无法心安了,脑袋里开始乱七八糟的想起来。
如果是我被这么吼几句我也会生气,虽然可能自己也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但是被吼几句谁听了也会不高兴。
转念想想自己,好像平时跟家人说话也有不太注意的地方。
看别人家孩子的时候,总是会看到孩子的优点,“你家孩子好棒啊,会这么多东西!”
看自己孩子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地把话头指向孩子没做好的地方,“你看看XXX,人家作业都已经做完了,你还没开始做!”
总是喜欢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来对比自家孩子的缺点,似乎我们总是看待自己孩子的眼光更苛刻一些,也就是总认为别人家孩子好的原因。
每次邻居家的孩子到家里来玩的时候,我总是会很热情的招呼孩子,让孩子们自己玩,自己就会拿些吃的喝的招待孩子们,说话也会很和气。当邻居家孩子回家后,一看到满屋子的零乱,情绪马上会变得糟糕,命令儿子把房间收拾好,说话的口气也不再是那么和蔼了。
很多时候,对待别人会更有耐心一些,即使是当时不耐烦或不喜欢,也不会当场把不耐烦和不喜欢的情绪表达出来。跟家人说话就比较直接,一个不耐烦就会直接表现出来。
家里是一个人最放松的时候,平时和家人的相处,不会像在外面一样需要经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也正因为没有太多顾忌,过于的放松,会让我们在跟家人交流的时候处于一种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的状态。
在办公室里,如果我要请同事帮一个忙,往往会说:不好意思,能不能请你帮个忙…。在家里的时候,让儿子收拾房间,我经常会说:看你房间乱的,赶紧把房间收拾好。说话的方式不同了,态度也截然不同。
与家人的朝夕相处,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长久的生活关系,会让我们在与家人说话的时候,思维变得直接。家人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会让我们在意识中产生不会因为某句话没有说好就得罪人的概念,即使是产生不悦,也不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
在外界的交流,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要经过思考和包装,会考虑听者的感受。什么样的场景说什么样的话,说话之道是我们每个人在社交中都要学的一门课程。
那是与人交往必须的生存之道,可是在家庭这个属于自己的内部小圈子中,没有了社交压力,不代表话就可以随便说。
没有经过思考就脱口而出的话,往往没有太多考虑听者的感受,用呆板的说话,就会得到呆板的反应,甚至会得到适得其反的反应。而用比较有滋味的说话,就可能得到比较有滋味的反应。
我们说出来的话,都是希望能达到某种目的。在自己的小家庭里,跟另一半说话,也得要注意对方的感受,即使是吵架时,也别攻击对方的人生立足点。谁都会犯错,可以责备对方的错误,但不要否定对方存在的根本立场。
对孩子说话,我们最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居高临下,以教育或教训的姿态去表达我们的观点。从小就被灌输忠言逆耳的道理,导致我经常在教育儿子的时候,也总是摆出一幅忠言逆耳的样子,告诉他我这么说是为你好,可是谁知道他听进去了多少。
蔡康永在《说话之道》里打了这样一个比喻“线头很软,你要是想直接用线头去把面料穿一个洞,让线穿过去,一定是穿不过去的。你必须找根针,把线依附在针的尾部,由针去刺穿布料,顺势把线也带着穿过去。这也就是穿针引线。”
跟孩子直截了当地说,孩子很可能会产生反抗心理,切换一个角度,找到说话的切入点,避免单刀直入,指出方向,让孩子自己去找出问题。
从心理上讲,当我们面对自己的时候,自己发现缺点会容易接受一点,但是被人当众指出来,谁心里都会不舒服,不管对方指出的是对还是不对。
最不应该伤害的应该是家人,却往往会因为亲人关系,忽略了需要注意的地方。到底我们给予家人的是我们自以为的关心,还是真正用了心的关心,从说话就可以看出来。
不要让我们的话语变成一把伤害感情的无形剑。有生之年,我们能做好的就是把话说好。而把话说好,收获最大的,当然也是我们自己。
下一次,在催促儿子动作快一点的时候,我想我会这样跟他说:时间不早了,妈妈先去休息了,你收拾好了也早点睡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