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孩子是玻璃心。被他父亲说成绩不好,现在中考不想念书,晚上在家连作业都不想做,我该怎么办?又不能对他发火?
依灵:孩子的玻璃心是怎么造成的呢?他不是现在造成的,他甚至不是5年前、不是10年前造成的。他是从你肚子里就开始了,从四个篮子就开始塑造了。
现在你说“他是玻璃心,他这样、那样”,没有用啊。他是你这个工厂里生产的,如果你觉得他是个次品,那么你可以对他负责任,而不是嫌弃他。
每天你看着他,看看你怎么把他塑造出来的?
他不过就是你20年前、10年前、5年前种下的一颗种子,现在长出来了。这颗种子种下去之后,是你喂的肥料、浇的水,结果这棵树长出来变成歪脖子树,那你说怪谁咧?
这不是责备你,也不是说是你的错,而是说我们要负起我们的责任来,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心态。
当我们说要对自己培养出来的这个孩子负责的时候,那就要疗愈自己啊。
如果我觉得孩子这个样子,和我没有任何关系。那我就会总是说“孩子,你要成长,你要学习,你要这样,你要那样”。
再次强调,“这件事情是我的错”和“我要为这件事情承担起责任来”是完全两种不同的概念和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
如果你能够承担这份责任,那么,你对你自己的要求就会更高。对你自己的修行啊、实修啊、觉知啊、走过程啊…等等,你就会要求更高。
当你到达了一定阶段,你再去看你的孩子,就会跟你现在的角度、现在的感觉完全不同了。
当有一天你站在更高的阶段,当你拥有无条件的爱的时候,你再去看你的孩子,不论他成绩好、不好,不论他是任何的样子,都没有问题。
而在那个时候,他随时可以被疗愈。
总结:
孩子现在的状态是从孕期就开始塑造的,而不是当下才开始形成;
“这件事情是我的错”和“我要为这件事情承担起责任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和感觉;
无论孩子当下的状态怎样,我们都可以负起责任来,通过疗愈自己来疗愈孩子。
划重点:疗愈自己
当自己承担起责任来,通过不断“疗愈自己”来获得无条件的爱,孩子自然会被疗愈。不要把力气用错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