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四十年前亲身经历的事,一直清晰地印在我的记忆中。那时候我大约四岁、五岁,在福州花巷幼儿园。80年代初的福州花巷幼儿园地点就在现在的福州花巷(很多年前搬到了福州宫巷)。
记得是个冬天的中午,爸爸骑自行车来接我,中午我们去外婆家吃午饭。外婆家在郎官巷,我坐在我爸自行车横杠上,双手抓着车摆头。自行车从花巷骑出来,横穿过街,本来是直接骑入花巷口斜对面的郎官巷口,但那天不知道是路堵还是啥,自行车先拐入塔巷,打算穿过塔巷从南后街绕到郎官巷另一头路口回外婆家。
我说的塔巷、花巷那都是福州三坊七巷中的老巷子。插一句,这福州三坊七巷被称为中国都市仅存的“里坊制度活化石”,属于历史文化街区。占地约40公顷,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肆组成,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南后街。
在福州这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中,三坊七巷鼎鼎有名,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坊巷内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5处,三坊七巷,出官入相,这一带也一直是“闽都名人的聚居地”,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林旭、冰心、林纾等大量对中国近现代进程有重要影响的人物皆出自于此地,顺带说一句我也出自于此地,我小时候就住在文儒坊63号(现在门牌号已经改了)。
话说回来,自行车骑入了塔巷。这个塔巷跟其他六巷一样,也是聚了不少名人的坊巷,与这条巷子有关的,有开闽王王审知,宋代杭州知州陈襄,南宋知县陈肃,清王夑[ xiè ](知州)和王有龄(浙江巡抚)父子,海军将领叶伯鋆[ yún ],民国陆军元老王麒,还有林长民、林徽因父女等历史名人。他们都在巷子深处留下了历史的足迹。多说一句上边的那个曾住在塔巷里的宋代杭州知州陈襄是宋代福建的理学先驱,大名鼎鼎的苏东坡仅仅是他在杭州知州任内的助手。
这塔巷不长就307米,八十年代初虽然跟现在一样巷子铺的是石板路,但那时候的石板可不像现在那样平整,那时候的石板有年月了,每块大小不一样,石板之间有不小缝隙,高低不平,所以爸爸骑得很慢。我坐在车横杆上看着前方,那时候虽小,但这塔巷来来回回也不知道走了有多少回熟悉得很。
忽然我看见前方就在巷子后半段路面上有一只像鸡又像鸟的动物在跑动,说它像鸡,因为它是外形像鸡一样的两足动物在跑动,但比鸡还大很多,浑身是绿色又带蓝色的,印象里好像腹部还带点红色,头上顶着长长一根一根很漂亮的那种明显不像鸡冠像花冠的东西,而且有像鸟一样的长羽毛,尤其尾部的羽毛长得垂在地上,像鸡和鸟一样尖嘴。
我一看到这个就兴奋了,紧紧盯着,以前在巷子里从来没有见过这个。我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指着:“鸟,鸟...”。我爸听见了也喃喃附和:“嗯,鸟哦,鸟哦”。
这时候,那只像鸡又像鸟一样的动物不跑了,正面朝向我们,忽然尾部的长羽毛竖起来,张开了,整个舒展开来,瞬间变大了。哇,这下看明白了,这是一只孔雀,虽然那时候我也就四岁或者五岁吧,但这孔雀在书画上见过。
不过这开屏的孔雀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不远的前边,是头一次。塔巷约3.3米宽,这只孔雀,开的屏又大又高,把整个巷子给横包了,不但如此,更神奇的是这只开屏的孔雀轻轻抖动它的屏,那屏上有一个个小圈,那些小圈随着它的抖动发出金色光芒,整个巷子前方金光灿灿,好美,太妙了。四十年前那个冬天的中午,就在那条古老的巷子里,一只发出神奇光芒抖动着盛开大屏的绿孔雀一直深深印在我脑海中,这么多年了还记忆深刻。
我指着孔雀惊奇地叫着:"孔雀开屏!孔雀开屏!...”,但爸爸反映很平淡还是喃喃地附和着:“嗯,孔雀开屏,孔雀开屏。”,我从爸爸的语气中一点都没有感受到那份惊奇更像是在随口附和小孩的说话,不由一边回过头看他,一边手指着前方的那只孔雀,我意思想让他认真看下这从未见过的奇景,但爸爸仍旧一脸平静。等我扭回头再看前方的孔雀时,一切都消失了,那只展开大屏,横堵着整个巷子的孔雀消失得无影无踪,前方照样还是那熟悉的石板路。
很快爸爸的自行车骑出了巷子,我不由自主地回看巷子,巷子里依然什么都没有。真是怪事了,一眨眼的功夫就没了,我赶忙问:"爸爸,刚才你到底有没有看见那只开屏的孔雀?"
“什么孔雀?
“就是刚才在巷子里开屏发金光的绿孔雀呀?”
“没有呀”
多少年过去了,我还问了爸爸几次,答复仍旧跟上边一样,他确定根本就没有啥孔雀,但我很确定我实实在在地看到了那只闪着金光开屏的孔雀,这不是一瞬间而是持续的一个过程。
听人说小孩有时会见到大人见不到的古古怪怪的东西,也许真是这样吧。说到这想起来以前在那个论坛上见到一个网友说他自己小时候的一桩怪事。这也是小孩+古巷这样的组合。
他说,他小时候有个傍晚在北京的琉璃厂后边的一个胡同里走,忽然迎面看见一个矮矮的小人走过来,就觉得这个小矮人奇怪,再仔细一看,呀,这那是人啊,是一只双足直立行走的黄鼠狼!这黄鼠狼穿着人的衣服,裤子,头上还顶着个瓜皮小帽。走近了,那只黄鼠狼还对着他开口说人话了:“小孩儿,小孩儿,你看我像人吗?”恰好呢,这网友记得以前家里大人曾经说过,鬼灵精怪的动物成精前会找个人问自己像不像人,如果说像,它就会立马成精。所以他冲着那只黄鼠狼喝道:“像你个乌龟混账王八蛋!”,那只黄鼠狼一听,立马现出原形,瓜皮小帽也丢了,四足着地奔逃而去,这要重新修炼了。
这也是个有趣的怪事,不过这黄鼠狼跟我当年见到的那只闪金光的孔雀好像差别还是很大的。有时候我会想为啥是孔雀呢?为啥是塔巷呢?孔雀+塔巷为啥会有这样的组合呢?后来我专门查了塔巷的来历,找到一些有点意思的说法:
——这塔巷里的塔是什么塔呢?答曰:是阿育王塔。
——这阿育王是谁呢?答曰:是印度的阿育王(公元前303年至公元前232年,这是我们战国末期了,我们的始皇帝在前221年统一中国也就是在阿育王死后的第11年,够久远的吧。)。阿育王统治了几乎所有的印度次大陆被视为印度最伟大的皇帝。这个人一生充满矛盾,前半生嗜杀,被称为“黑阿育王”时代,主要是经过奋斗坐稳王位和通过武力基本统一了印度,据说他在父王死后,杀了99名兄弟,才坐稳了宝座。约在公元前261年阿育王征服羯[jié]陵伽[qié]国时,俘虏了15万人,其中有10万人被杀,死伤数十万。后半生他却在全国努力推广佛教,促成了这一世界性宗教的繁荣,被称为“白阿育王”时代。阿育王统治时期是古印度空前绝后的强盛时代,使佛教成为国教。
——那中国的阿育王塔怎么来的呢?答曰:五代时吴越王钱泓俶[hóng][chù]仿印度阿育王建造八万四千塔的故事,制作了八万四千座小塔,作为藏经之用。因其形状像宝箧[qiè],内藏印经,故称宝箧印经塔,俗称阿育王塔。
——福州塔巷里的那个阿育王塔又是怎么回事呢?答曰:五代闽国时期,福州王审知部将琅琊[láng yá]安远使在这个巷子里建了一座木塔以及塔院,所建的木塔就叫育王塔,是个象征,主“文运兴盛”的意思,这个从后来巷子的命名可以看出来,宋时知县陈肃改巷名为“兴文”,不久又改为“文兴”。南宋后塔毁,至清代,在巷内砌造半爿的小塔,作为纪念。巷因有过育王塔,所以称“塔巷”。
——说了这么多跟孔雀有什么关系呢?答曰:印度阿育王统治的王朝就叫孔雀王朝,他是孔雀王朝第三位皇帝,这个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年-约公元前187年)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其创建者旃[zhān]陀罗笈[jí]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在阿育王死后不久,孔雀王朝王权衰落,印度重新分裂为许多国家。
最后给这个旧事做个收尾吧,四十年前一个普通冬天的中午,一个平凡的老爸带着他宅心仁厚的儿子,骑车穿过那古老的塔巷,孩子不同凡响的善良光芒,照耀了天地,引来阿育王那印度佛国孔雀的展屏朝拜,你觉得这事有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