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要放过自己呀,不要和往事过不去,因为它已经过去,也不要和现实过不去,因为你还要过下去,来者要惜,去者要放,走不出自己的执念,到哪里你都是囚徒。”
内疚是沉重的,它会压着你无法呼吸。
无论你有没有真的做错过什么,内疚之苦都使我们一直焦虑不安。更糟糕的是,内疚感会迫使我们去做一些我们本来就知道没有意义的事情。
《摆脱精神内耗:为什么我们总被内疚、自责和负罪感支配》的作者是美国生活教练瓦洛丽·伯顿。作者在书中讲解了如果我们放任对内疚感的掌控,我们就会对自己不满意。同时我们会在内疚的支配下做出不理智的决策,做出一些无意义的事儿,最终伤害到我们的生活、工作、家庭及亲密关系。
那么如何化解我们的内疚感呢?
作者在书中传授一套有效的教练方式,剥离流程。帮助我们对内疚的事情进行剖析,找出内疚深层次的原因。
P(pinpoint):确定“内疚触发点”(是什么触发了我们的内疚感)
(examine):审视你的想法(对于这个触发点你正在对自己说什么)
E(exchange):把虚假的想法换成真实的想法(针对这种情形你更准确的想法是什么)
L(list):列出你的证据(什么样的想法、价值观或证据会支撑这一情景的真实想法)
一、内疚是一个坑,你永远都不能完成任何人的期待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写道:“希望他人产生好的转变固然很好,但首先请从改变自己开始。与尝试改变他人相比,改变自己更有好处,而且几乎没有任何危险。”
内疚感像是一个坑,你越纵容它,它就会把坑越挖越大,当我们没有达到自己心里的预期时,就容易产生内疚感,当我们不能剥离内疚感时,它便剥夺了你精神状态及健康的权利。
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形:
会计会因为搞砸自己的理财而内疚;全职妈妈会因自己没有达到完美母亲的标准而内疚;离婚而生的内疚感;因拖延而生的内疚感;因本来可以做得更好而生的内疚感;因花钱而生的内疚感;作为老板的内疚感;因为自己有野心而生的内疚感……
内疚代表一种亏欠,像是一种负债,让我们以某种形式去付出。我们容易因为内疚而进行自我审判,不断自责对自我施加惩罚。
我们总是告诉自己:我应该知道更多、做得更好、变得更好。
我们必须放下那些与我们的身份和位置不符的期望,有意识地重新设定我们的期望。
当我们的自我期望高于对他人的期望时,就会出现期望不平衡的现象。当我们觉得自己必须以不平衡的承担责任的方式,来回报你的好运或你认为自己欠下的债务时,内疚感便产生了。
所以。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我们的期望。
二、一定要有自己的价值观,减少自己与自己内在冲突
张朝阳曾说过这样的话:“人一定要有很强的价值观,没有价值观,没有原则的人生是非常痛苦的,而价值观呢?就是一个长期培养成的一种认知,一整套的认知的原则。这些原则是在你的理智上,同时跟你的这个感情的动物期已经达成了平衡一致了。你就不会特别困惑,你会觉得你的人生是一种有意义的有使命感的,而不是一种冲突,自己跟自己内在的冲突。”
请你问问自己:对于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当你能够把自己遇到的挑战所教会你的东西用语言表达出来,你就巩固了自己真正拥有的新的或得到扩展的价值观。
你知道自己相信什么、为什么相信,以及什么会为你带来平和的心境。
我们的价值观如果与我们的行动不一致时,内疚感就会随之而来。当我们的行为与我们所说的不一致时,在那一刻,价值观变成了谎言,而这个谎言造成了你的内疚感。
我们大多数人也说不清楚自己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但是,你的价值观一定会体现在你的行动上。如果你的期望过高,行动没有达到期望值,又没有很多人给你认可的回复,这时你会感到内疚,总是不停地思前想后,觉得自己是不是哪里做错了,然后产生内疚感。
我们有时认为是自己在改变认知,实则是我们不停地在校正自己的偏见来改变自己的行为,经过一段时间发现没有任何改变。
所以,我们要有很强的价值观,“这就是我要做的事,这就是我所相信的,因此也是我所做的”。首先客观准确描述自己的内疚感并审视自己的内疚感,把不真实的价值观换成真实的价值观。
三、积极地去书写自己的情绪,找到重新出发的力量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重要的不是自我的肯定而是自我接受。所以一切还要从心开始,行动跟上。
想要做出改变,想要有所突破,从自我内心的黑暗处走出来,一定是从让你心痛得裂开的那个地方开始的。
我们可以把内疚的感受详细地写下来。看看自己是如何温和地划定界线,勇敢地重置期望,自由自在地拥抱这种真实地面对自己的生活。
这并不是一个一次性的行动步骤,是你随着时间的积累才能形成的一种韧性,要留意自己的想法,要在那些难以控制的想法控制你之前控制它们。
内疚其实也会传染,所以让自己快乐起来,找到快乐的事情去做,例如阅读、例如跑步、等等。尽量减少干扰,专心做好手头上的事情,放慢脚步,放开对过去和未来的思量,享受当下,积累重新出发的力量。
《摆脱精神内耗:为什么我们总被内疚、自责和负罪感支配》这本书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我们每个人身上的影子,也可以通过书中的解析来帮我们解决一些困惑。
真的能摆脱精神内耗吗?因人而异,它们向病毒一样,时不时地兴奋起来,让我们无所适从,当你找到自己内耗的方式后,它们也不会从此病症消失,而且我们学会了如何与它共存,如何成为它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