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周复盘,不仅仅是迟到了2天,上一次周复盘是在9.26日,迟到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了,但是迟到并不可怕,不到才会让人遗憾。
今天中午惠惠直播后,讲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翻开爱时间的记录统计,恢复时间统计的时间恰恰是10.17,周一的时间,而且一周的所有时间都进行了统计。
当你开始想要变好,你会发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周的时间统计表如下,分类过于繁多,下一步注意简化分类,让时间统计更具有可分析性,本周时间主要是详细记录,对时间利用的规划分析不足。
但这是刻意为之,从小起点开始逐渐起步做起,之前断更很大的原因就是起步太快,用力过猛,很多事情的标准都很高,想要做到尽善尽美,所以导致压力过大,一直堆积起来,断更时间长达一个月。
对于任何陌生领域的开始阶段,我们其实都如同蹒跚学步的孩子一样,无论多么简单的事情,都不会一蹴而就,哪怕是看似简单的做计划、进行复盘,也有很多不同的层次和标准。
笨拙的开始阶段是无法跨越的,如果跳的太高容易闪了腰,我们有了对新领域高层次高标准的认知,能够帮助我们尽快的度过这个阶段,但是这个阶段带来的打基础的作用也是同样非常重要的。
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中讲过,他就通过尝试发现,做长期计划的能力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但我们往往在一开始就做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结果却连一天的计划都落实不了。
经过此次断更,我成长了很多,重新从最开始经历笨拙的阶段,一步步的提升。
一、主要事件回顾
1.微习惯养成
早起7天
运动7天
阅读:《跃迁》
写作:日更公众号4篇、手写摘抄7天
冥想:7天
2.跟朋友探讨职业规划,曾经永不失业的金饭碗,随着政策的变动,福利待遇和后期的保障也越来越不尽人意。
对于稳定这个概念,真的不能用褒义词来看待,特别是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能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是终将被淘汰的。
成长才是解决的一切问题的关键。
3.一周四次台前演讲,讲授的内容全部都是读书的收获,状态爆棚,也许这也是我喜欢写作多于阅读的原因吧,我要找所有的机会,一对一的讲,一对多的讲,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4.收到绳系送的书《The secret》,这可能是第一次收到别人的送书,上次还是上初中时姐姐送的一套《王阳明的心学》,十分惊喜的收获。
5.阅读古典老师的《跃迁》,做了思维导图,做了笔记啊,在之后的输出中要加以引用。
二、成长经验总结
1.记录才有发生
周一开始纪律时间,用最笨的方法,把24小时全部详细地记录下来,没完成一件事前,被打断或者转换的时候进行记录。
一周时间完全没有感到记录时间的压力,比之前早上计划,晚上核销的效率手册方法轻松得多,也是到今天才发现,7天所有时间都详细记录了。
我知道很多更好的时间记录方法,它们会引导我越来越高效的记录,但我只有自己体会,才能知道哪种方法更又效果,这种准备用一生的时间记录方法,花几个月甚至几年来试错,来做决定,性价比还是极高的,更何况我一直也是在进步的过程中。
通过记录时间,最大的收获就是时间具有绝对的差异性,十分钟的时间你能完成什么事情?你对时间有没有概念?
同样是一个小时,当你集中精力去做事的时候,其实你会发现时间过得很慢,不接受反驳,心流的状态不是谁都有的,但是你去集中精力做事一小时,往往可以解决很多小问题,或者一两个大问题。
但是你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小时简直太短暂了,特别是微信聊天的时候,反而你进入了心流的状态。
其次就是你会真正的感觉到,你的时间根本不够用,想做的事情,都没有时间去做,但是你有时候又在肆无忌惮的浪费时间。
但你闲下来的时候,晚上的时候,周末的时候,完全属于你自己的时间,你有自己的事情可做,有自己热爱的事情可做,才能真正的把时间利用起来。
你有没有出现,一段时间无事可做的状态呢?
2.打卡本身无罪
前面讲到,你十分钟能完成一件什么事情,十分钟真的可以完成很多事?
到今天摘抄金句打卡32天,完全没有意识到已经这么多天,为什么?因为简单,容易完成。
我给自己开启了3km的一百天发卡,3km心情好,也就十几分钟的事情,这么想想看,没有哪天拿不出个二十分钟来吧?已经无痛坚持一周了。
很多人批判打卡容易变样走形,成为形式主义,但是打卡本身就只是一种形式,陷入形式主义是你忘记了打卡的目的。
同时在我看来,习惯养成的全局来看,打卡也只是一个阶段而已,起步阶段你会注意打卡,注重打卡,当你超越了这个阶段,打卡反而成为一种享受。
最后,我想打卡对于大部分来讲,更应该是一种挑战,要注重学会方法。
3.发声才能发生
这周参加“不日更不是人”活动,重启了公众号的日更,更新4篇,质量个人认为还不错,但最重要的感悟还是主动才有可能,发声才能带来更多的发生。
日更锻炼了写作能力,日更结识了新朋友,日更带来很多可以高效沟通的话题,日更让我对身边发生的一切更加注意,随时可能出现的灵感被捕捉。这周得到杰豆和惠惠的反馈,白鱼的链接,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赋能。
找机会在台前表达,一周四次长达一小时的随机演讲,结合身边发生的事情,结合不同的经历认知,采取费曼学习法,以教为学,不断链接读书学到的内容,有沟通有互动,有灵感有成长。
组织线下的共读小分队,复刻自己的成长经历,即能促进自身的提高,又能影响带动一部分人,无法改变就去主动改善身边的环境,何尝不是发声才能发生?倒逼自己加速成长,给自己充上电,才能更好的发电。
三、价值观梳理
1.相信相信的力量
2.坚持冥想,冥想可以迅速打断任何情绪,迅速驱赶所有的疲惫。
3.环境可以改变人,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自己,在房间里养一条青龙。
4.记录才有发生,发声能够带来更多发生。
5.电力调性的人,只有给自己充上电,才能激活整个团体。
四、下周计划
1.微习惯打卡:早冥读写跑
2.日更公众号,4篇以上的长文
3.不少于3天一小时的随机演讲
4.读完《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