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又把《红高粱》看了一遍,张艺谋改变自莫言的两部中篇小说《红高粱》和《高粱酒》。因为一匹骡子,“ 我奶奶”九儿(巩俐饰)的父母要她嫁给一位拥有一座酒坊的50岁麻风病人。九儿乘坐花轿出嫁时,在途中被一名强盗拦截。其中一名抬轿男子余占鳌(姜文饰)打退了强盗,九儿因而和他开始相互喜欢。三天后九儿回乡探望父母。抬轿男子突然从高粱田里冲出来,抢走了九儿。他们在高粱田野外交合。九儿回到酒坊的时候发现麻风病的丈夫死了,“ 我奶奶”撑起李家的烧酒作坊,不久余占鳌正式成为 “我爷爷”,并独创酿制好酒十八红的方法。抗日战争期间,“我爷爷”和“我奶奶”连手谱写了一曲悲状的大剧。
整部片子充斥着山东高密乡的原始风土野性;男人豪放的野性;女人疯狂的野性。它阐述出这片原始性的土地上朴实的人们本质的美。最终还是表现了人性中最为真实的一面。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漫无边际的高粱地,充斥着农民、土匪、日军。这片土地上积聚了太多的东西。那广阔的土地就是在培养那片土地人们的豪爽性格,那火红的高粱地就是那片土地上男男女女粗狂性格滋生的温床。红红的高粱地,代表的就是那片土地上生存的人的血性也即他们那不羁的野性。每个人犹如那一株株高粱一样,朴实但却生命力很顽强。罗汉大叔被日本剥皮受刑依然大骂敌人而没有求饶;连“三炮”这样的无恶不作土匪都加入反抗日本人的斗争;这是一群有尿性的“山东大汉”;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一切都与血一样红的高粱地是分不开的。红高粱隐喻这是一群富有野性但但是更富有人性的汉子。他们并不是一味的野蛮和无知,他们的内心当中也是蕴含着真善美和正义的力量。
余占鳌像所有高密县的那些轿夫走卒一样满口粗话,戏弄出嫁的我奶奶,但是当遇到劫匪时余占鳌又独当一面,站出来打死劫匪。他和“我奶奶”在高粱地里野合,可能杀死“我奶奶”出嫁的那家父子。这是一种恶的表现。在酒缸里撒尿,又帮助奶奶打理酒坊,罗汉大叔被日本人杀害以后又团结大家炸毁日本人的汽车为罗汉大叔报仇……像这样的人物我们是很难拿单一的标准来衡量。这个人物身上有种人性的野性。这种野性有其暴力野蛮的一面,如表现在他杀人残暴,和劫持有夫之妇和其野合。但这种野性更多是表现出温情的一面,如对奶奶的深情,对兄弟的有情有义,知恩图报,为罗汉大叔报仇打击日本侵略者等等。这个人物的野性就像那火红的高粱一样,朴实而原始粗犷。这种野性其实是一个人本性的表现。现实的人其实是有很多的七情六欲。这些缺点人性普遍有的,余占鳌是这样的人物,但他们的善良和正义在灵魂当中占据了绝大部分,在关键时刻还是会成为时代的英雄。
《红高粱》中的人物都是那一株株高粱,健壮有力,具有生机和顽强不屈。“九儿”——戴凤莲,无疑是这一株株高粱当中最耀眼最美丽的一株,感觉她是那样的美丽和勇敢。泼辣、大胆,疯狂地追求自己的爱……这个颠覆传统道德的女性却给我们展示出一种更具力量的女性美来,这样的女性承受了更多的东西,是智慧与力量的结合体。她敢于冲破一切礼教,追求自己的爱人,也可以有血有肉,这是一个喝高粱酒的女人,知恩图报帮鼓励男人们站出来炸毁日本人的运粮汽车为罗汉大叔报仇,可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她将自己的生命演化成高粱一样的火红。
再一次感受我们的伟大“酒文化”,美其名曰“十八里红”的高粱美酒,其品格在被重复唱过两次的《祭酒歌》中得到了最高的褒奖:“喝了咱的酒,滋阴壮阳口不臭……喝了这咱的酒,见了皇帝不磕头”,酒与人,其神力与品格高度一致,也因为两者都诞生于红高粱地。十八里坡人以酒为氛围,十八里坡人以酒为依托;酒弥洒在十八里坡的人群中,酒成了十八里坡人调节与强化人际感情关系的催化剂。在那片土地上的男人女人,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诠释了生命的价值,用他们的方式表现出了人性的美,展示出人的野性的力量和美。这也是人的本质中最朴实,最善良的东西,因为他们是一群最真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