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是非典型的会议周,每天的日程都被排了2+会议。
曾经非常讨厌会议的我,现在成了很多会议的发起者和会后复盘反思及跟进的人。著名的管理思想家兰西奥尼在<该死的会议-如何开会更有效>一书开篇说,一个给自已找理由不开会的商业领导和一个职业运动员说如果他不用参加职业赛事会更享受这个职业,一名外科医生抱怨说如果他不用上手术台会更爱医生职业一样荒唐。一旦有了这个认知,就会放下对开会的排斥,反思自已之所以那么不热衷会议,是过往经验中会议是一群人漫无目的的闲扯,或领导的个人表演,或讨论半天得出决策后的不了了之。
周一是早出晚归,开车去了上海 - 新冠变种OMICRON的出现让原本已经逐步趋于常态化的防疫措施又升级成了“死守严控”,行程码带上星号会很麻烦(核酸检测,社区报备,无法进公众场所-包括高铁,机场等),已经很久不开车往返上海了,来回8个小时的坐车,腰背硬直,岁月不饶人,两年前,十多个小时的飞机,五六个小时的去机场车程,现在想着都累。不知道国际飞行恢复后,我还能不能够“又是一条汉子”。
上海的客户,一家是过往带领中国品牌走世界的品牌运营公司M,另一家是线上社群运动的头部企业K,和他们合作的过程,是我们近距离观察了解优秀企业打造品牌和高效运营的极好机会,而往往优秀的企业都乐于培养赋能他们的供应商,给我们订单和项目机会的同时,也让我们学习成长,打开视野。
周二是和电商运营顾问合作一季度的复盘,没有完美的合作,提醒自已和团队需要尽量避开踩过的坑-过于迷信专家,有了顾问就当甩手掌柜;无阶段性明确的结果指标和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描述规划,无专人跟踪督导顾问的指导到实际团队落地执行等。当然被辅导的我们需要心态上足够谦卑开放好学,且保持主动高效互动,老师都会喜欢“好学生”的,但愿我们有可以引入好学生的眼力及培养好学生的土壤和空气。
下午是产销协调会,产和销之间的部门墙无形且深厚,各自说着各自的痛点。于是周五又加了一场。 学习调整把关注点向前拉-拉到三年规划,拉到明年预算,拉到半年,季度计划;向外拉,拉到客户视角,拉到上下游供应商,拉到同行标杆。抽离出自已的角色,努力用一种客观冷静的第三方视角从高处俯视全景。说得容易,做起来是不易的,因为熟悉带来安全感,而跨出去是陌生的。
周三,是通过视频和平谈“分手”的一个尝试。合作方法国的PB的采购总监认识我很多年了,也是她跳槽到这家公司时把我们引入到供应体系里来的,三年前开始合作,牌子很好,但是操作琐碎,检验更是如同做古董甄别般不合理(明明是大众市场的标品)。客户定位分析里,落入低增长,低规模和高要求的待淘汰象限。什么姿态分手是比什么姿态开始合作更看职业素养的。有时候此时的分是为今后更好的合。
周四,面对一堆难以交付的小碎单英国客户R,再一次体会到业务需要跳出过往的能力和视线范围,我们通过流程设置,避免前不顾后,引入火种再事后救火的场景再现。
周六,首次用OGSMA工具开月度经营分析会,越简洁的呈现,越可以聚焦。当然也更容易看出一个人是否既有心又有力去担当。有问题无方案的情况依旧有,保持耐心,带人带团队是大修炼。
本周定下每周固定2个时间的商务管理英语学习。每周三下午6点到8点。希望一期8人的管理层英语读书会,可以通过读书共修,将西方经典的管理思想和工具引入到我们的知识体系里,也是一种外部视角吧。
周末被沉浸到了韩国小说《82年生的金智英》,看完了小说意犹未尽,心潮澎湃,又接着看了同样打动人心的同名电影,几度泪目。金智英身上有或多或少有我们自已,姐妹朋友,我们母亲,母亲的母亲的影子,也有我们所处社会,周围的男性的影子。阅读的过程,会再次感受到以为已经被遗忘的过往遗憾,愤怒,委屈和伤痛。
有记录的日子多了自觉的分量,这周作息很好,每天都在晚上11点半前休息,早晨都在6点15前起床,除周一出差外,起床后都有1小时+专注做一事,于是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忙却心定气闲。
本周跑步15K, 午间瑜伽2次,网球1次,泛读两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