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乡村振兴专干培养,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振兴专干作为乡村发展的“生力军”,其素质与能力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加强乡村振兴专干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是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选优配强,让“源头活水”充分涌流。选拔优秀人才充实乡村振兴专干队伍,是加强培养的基础。打破传统选人用人观念,拓宽选人视野,将目光投向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等群体,把那些热爱乡村、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才吸纳进来。建立科学合理的选拔机制,严格选拔标准和程序,通过公开招聘、组织推荐、竞争上岗等方式,真正把德才兼备的人才选出来。比如,有的地方从高校毕业生中选拔乡村振兴专干,他们带来了新观念、新知识和新技能,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有的地方注重从本土人才中选拔,他们熟悉村情民意,能更好地与群众沟通交流,推动工作开展。通过选优配强,为乡村振兴专干队伍注入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让乡村发展更具活力。
精准培育,提升专干综合能力。乡村振兴涉及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文化建设、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对乡村振兴专干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因此,要根据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和专干的特点,开展精准培育。一方面,加强理论培训,通过举办专题讲座、集中学习、在线学习等方式,组织专干学习乡村振兴政策法规、农业农村知识、基层治理理论等,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政策素养。另一方面,注重实践锻炼,建立实践基地,安排专干到产业项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文化建设等一线岗位挂职锻炼,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同时,开展交流学习活动,组织专干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和做法,拓宽视野、启发思路。例如,某地区定期组织乡村振兴专干参加农业产业发展培训,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帮助他们掌握产业发展技术和市场运营知识,提升产业发展能力。通过精准培育,使乡村振兴专干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复合型人才。
严管厚爱,激发专干干事热情。加强乡村振兴专干培养,既要严格管理,又要关心爱护,做到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明确考核指标和标准,对专干的工作业绩、工作作风、群众满意度等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与薪酬待遇、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等挂钩,激励专干担当作为。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对专干的工作纪律、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同时,要关心关爱专干,落实好薪酬待遇、社会保障等政策,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建立谈心谈话制度,及时了解专干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比如,有的地方为乡村振兴专干提供住房补贴、交通补贴等,解决他们的生活后顾之忧;有的地方定期组织专干开展团建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通过严管厚爱,激发乡村振兴专干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让他们安心扎根乡村、服务乡村。
乡村振兴专干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只有选优配强、精准培育、严管厚爱,才能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乡村振兴专干队伍,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让乡村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