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斯坦纳自传》之“童年时代”
问题:
1、斯坦纳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2、童年是快乐、无忧无虑的吗?
3、在斯坦纳童年时代,哪些事对他一生有深远影响?
4、如何回顾自己的童年?斯坦纳回顾童年时有什么特点?
5、华德福教育非常关心孩子的社交?可是斯坦纳没有提到童年时代的小伙伴,似乎没有幼儿社交,你怎么看?
6、怎么看仪式感对童年斯坦纳的极深刻的影响?
7、斯坦纳的阅读方式:用心灵直接走进 直观、概念和思想, 而忽略逻辑、咬文嚼字,这种阅读方式如何理解?
8、本文最后一句话,请谈谈感想,一个人的“固有意愿”来自哪里?
9、那些事让童年的斯坦纳获得了精神上的领悟而感到内在幸福?
10、斯坦纳如何看待“精神世界”?现实世界如何影响他对精神世界的看法?
回答以上提示的十个问题:
1、从书中斯坦纳对自己童年的描述来看,斯坦纳童年属于粘液质占比较大的气质类型。
2、童年的斯坦纳是快乐的,这种快乐来自于美丽的自然风光、来自于父亲的包容和母亲的慈爱、来自于“烤金合欢花”、来自于和妹妹一起几小时的图书阅读、来自代课老师几何科目和音乐绘画的启蒙、来自于斯坦纳自己打开的感官觉知……。但童年满脑子的问题让他常有孤独感。而这种孤独感人人都有,只是斯坦纳成年之后可以较为客观的表述出来,由此倒推去看,斯坦纳的童年并非无忧无虑。
3、对斯坦纳一生有深远影响的事主要有:乡村小学老师刻板的教学方式及其孩子的顽劣和他妻子的护短;代课老师带来的几何书深深影响了斯坦纳,代课老师还带给斯坦纳音乐和绘画;马拉慈牧某次活力四射的布道对斯坦纳后来的精神走向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维也纳新城的医生满腔热情的讲解德国文学成为斯坦纳整个生命记忆中欢乐的节日时光。
4、以时间为横轴,以地理空间为纵轴,穿插在此时间和空间里遇到的人和事娓娓道来童年的回忆。斯坦纳尽量通过对童年回忆客观的描写来探究事物的内在必然性,在写作里更是时刻关注自己的感官世界的敏感性,在斯坦纳看来那是一切光之源。
5、斯坦纳在他后来的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童年的社交,在他的自传“童年时代”里提及的孩童社交不多,和乡村老师及其“调皮鬼”儿子和教师强悍的太太之间的社交是令斯坦纳不悦的回忆。小学后因是“村里的外来户”无权加入收获坚果的等级秩序当中。童年的斯坦纳更多的是观察大人们的社交,从大人们激烈讨论的“是”和“不”中发现父亲虽然愿意听别人的看法,但在行动上,却会遵从自己的固有意愿。
6、斯坦纳父亲在斯坦纳童年时代是个“无神论者”家庭生活里也许并无特定的仪式,然而斯坦纳及他的男学童们会担当弥撒和丧礼上的弥撒者和合唱队的工作。礼拜仪式的情景以及向圣灵祭祀时庄严肃穆的音乐以强烈的心灵诱导方式,使得存在的种种神秘问题油然而生,这是一种深刻的生命体验而非仅仅是个仪式。
7、斯坦纳在童年时代提及的阅读方式是弃词不顾,用心灵直接走近直观形象、概念和思想,这样的阅读方式是孩子们的阅读方法,但斯坦纳在文中明确指出这样的阅读队拼写和语法形成感受力没有起到一点作用,而他是渴望在书写上准确记录字词的 形象的。(德语系方言和书面语言的表述需要时间的学习方可融汇贯通)
8、“一个人的固有意愿”来自哪里?童年时代提及父亲的固有意愿,那是一个人多年以来形成的价值观及行动力,他不受其他人的掌控。这种固有意愿是个人所有生活经验积累的独特行为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既定的固有意愿。
9、相应季节野外采集浆果让小斯坦纳内心满足;学习几何让心灵活在图形形成的过程中,不带有外部感官的丝毫印迹让斯坦纳得到极大的满足感;拉丁语和礼拜仪式的庄重肃穆队对斯坦纳的心灵世界产生影响。
10、斯坦纳童年的“精神世界”与优美的自然风光有关,与宗教信仰中的仪式有关。在家庭里父亲的“无神论”使得斯坦纳成为父母家眼里的异类,其在生活形式上不依赖于仪式,而在内心持续挂念、思忖和感受着另一个世界。在现实中安之若素、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