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济南的蟠龙山就是一座不但有着四海龙王庙、蟠龙洞、蟠龙泉、卧龙泉、龙须泉等众多以龙为名的泉群,而且加上群山周边的大龙堂、小龙堂、双龙村等村落,可谓是群龙汇聚,龙佑福地之山。
蟠龙山位于济南东郊,距市区约23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8%,是济南东部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群山环抱中山桃、山杏、山榆、黄连木、连翘、黄栌、柿树、火炬等树木交相辉映,把四季装扮的多姿多彩。春有万点飞花、夏有漫山滴翠、秋有红叶斑斓、冬有白雪皑皑,不同时节漫步其间,都似在画中行。山中山势蜿蜒复杂,有的坦如平地,有的则陡如悬崖峭壁。高山深谷、古树名木,还有清泉石上流不时隐现其间,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蟠龙山分为定海神针景区、佛隐寺、淌豆寺和生活娱乐区四个游览景区,奇石、名刹、古树、惊险是四大特色。对于普通游客而言,看看穿过“江北第一洞”牌坊,步行十几分钟即可到达的“龙洞”、号称乾隆帝亲手种植,至今已有二百多年树龄的古树“龙爪槐”、还有景区镇山之景的“定海神针”可能就满足了。但对于不走寻常路的驴友来说,爬最高的山,走最远的路,看最美的风景才是真驴友该走之路,毕竟“欲识青云奇绝处,碧天无际裹峰峦”。
“定海神针”柱石位于黑峪山主峰之北,是景区内最负盛名的景点。相传它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兵器“定海神针”金箍棒所化,孙悟空成佛后归还给龙宫放置于此。配合着景区的四海龙王庙、龙槐、各种以龙命名的泉水、村落,似乎还真恰有其事。柱石高约四十余米,长约三十余米,宽约二十余米,离山崖十几米远,挺拔高耸,一柱擎天,直插云表。由此人们又称之为擎天柱。
擎天柱身上有几道明显的竖向大裂缝,其中西面那道缝隙最大,几乎可以伸进一只手掌去了。柱体上下看近似垂直,近看这壁立百丈的巨大岩石,就是一座陡峭的绝世孤峰,硬生生的从山体上割裂下来。“擎天柱”北侧地面上落有几块巨石,可能就是从石峰上面掉下来的吧?借助把擎天柱围起来的石栏,游人可以轻松的攀爬到这几块小点的巨石上,手扶擎天柱来个亲密合影,也能沾沾孙大圣的神威!
看过了“定海神针”继续向前走,经过一处地质崩坍的乱石堆,顺着台阶向上走就到一处“断崖“。断崖约有五、米高,整个山体呈现垂直上下的90度,远远望去十分陡峭。但是走近了就可以发现并不难攀爬,因为上面有固定好的钢筋。在垂直的崖壁上,每隔五十公分的高度,石缝里就插着一根二十公分长的钢筋。钢筋约有2公分粗,看上去就粗壮牢固。只要每一个攀爬的人不急不躁,抓稳踩牢基本上都能顺利攀登上去,完成一次小有成就的攀岩体验。
沿着山径向前进,经过四、五块约三十公分高的巨石堆摞而成的石阶就到了主峰之上。站在山顶俯瞰谷底与对面山峰,但见松柏漫漫,一片葱郁。更远处群山堆叠,一层层的黛色山体如笼淡雾轻烟,美若图画。从峰顶向前而行山脊上巨石横亘,高低错落,游人只能在石罅中或者巨石之上穿插攀缘而过。山脊两侧如斧劈刀削,悬崖直立,行走间下瞰百丈深崖,令人胆颤心寒,惊险刺激犹如登上了泰山险脊“刀刃山”(民间称为恐龙背)一般。
过了山脊就是驴友命名的“一线天”了。这里的“一线天”其实就是一道高约八、九米,约呈50度倾斜,宽约五十公分左右仅容一人攀爬向上或向下的大石罅。这个石罅里可没有固定好的钢筋或其它任何人工助力工具,不但没有可借力的人工工具,石罅里还有两三道自然生成的障碍,坎坷难行,给攀爬或下降的人平添了几分困难。如果单人独行,不是户外强驴想自己独立攀登上去还真有点难度。
蟠龙山临近的淌豆寺,每到银杏黄时就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朱红的寺庙在金色的掩映下仿佛如千年前般佛韵悠扬,带来阵阵的佛声呢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