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的,闺蜜给我发了一个红包。
我第一反应是不收,万一她发很大的红包咋办。
不过想了一下,收!反正来日方长呢,后面我还可以“还”她。
…………………………
以上是我接受馈赠时的反应,即使对方是我的闺蜜,我也会“计较”。
中国人大多讲究礼尚往来,这当然很好,因为关系可以在平衡中得到发展。
不过经由这个事情,我想到自己有这样模式:她人表示心意时,我会考虑自己有没有能力还,即自己配不配得,如果是否定的答案,就不敢收。或者即使接收了,也会一直挂着这个事情,想着要怎么还回去。
我闺蜜也是的,因为后面的聊天中,她说到,20年了,怎么怎么,所以今年她调了4个闹钟,早早的在想这个事情。我的妈呀,可想而知她的“压力”。
在我的层面来说,付出了就付出了,没想过要她还。在她的层面来说,接收了不还,过意不去。
我们都有这样的模式:无法完全坦然的、纯粹的接收别人的心意。
我想这也是一种基因的传承吧,在某个程度上确实保护了我们,比如“无功不受禄”啥的,让我们不至于变成只会接收不会付出的人,或者太过贪恋于得到。
但现在这样好像又在另一个极端:收了就必须还,无形中给自己带来了精神的压力。
#每日能量播报# KIN70 超频的白狗
付出的时候,其实挺开心的,因为可以给到她人帮助或爱。
我想大多人数人付出的时候,也是希望接收的人开开心心,毫无压力的。
想象一个画面:A为B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很开心,因为觉得可以给B带来帮助和快乐,自己是有价值的。B确实也是快乐的,因为着急忙慌的事有人帮忙解决了。但于此同时B心里也多了一个记挂的事情:这个人情到底怎么还,什么时候还,以什么形式还等问题。而拖越久,B压力就越大。
看完后,一个美好的事情,是不是感觉没那么美了。
给出的爱,变成了隐形的“一座山”,我想这是谁都不想的。
嗯,借着今天超频白狗的日子,祝福我和大家在付出爱时可以全然的付出,接收爱时也可以坦然的接收,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