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我的写作分为工作文稿、摘抄记录和生活随笔。工作文稿往往具有很强的目的性,阐释工作的某一特定方面;摘抄记录大多是在阅读思考过程中针对碎片化信息的收集;生活随笔则是记录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感。今天我想谈的写作就是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的写作,对于一个在机关工作几年的我自认为不是什么难事,它区别于工作中的严谨材料,不过是散乱文字的堆积起对人生经历感悟,不需刻意注重文字修饰、不谈宏伟蓝图。提笔之后却发现能做的只是稀稀拉拉挤出一些零散碎片,他们毫无逻辑的被拼凑在一起,我还理所当然的认为这就是一种随性。渐渐,我对写作有了重新认识,不管是何种文种,它最重要的就是思路,也就是文章脉络的逻辑性。
为了能够彻底的理清我写作想达到的目的,我不急于动笔,而是思考了几个问题。
一、我为什么要写
为什么要写作,这是我思考得最多的一个问题,也是我认为提笔前必须首要弄清的问题。是为了记录生活的日常以便今后老了不至于感觉这一生混混沌沌吗?是为了不断开发磨练大脑,练就我们的一种思维能力吗?是为了将其作为第二职业,通过写作有一番成就吗?
我是从和老公的一个约定开始,以完成任务的方式被迫的去写。提笔之后,我发现这似乎不简单,我会花很长的时间去构思我想写什么,去整理我所记录的散落文字,去清晰表述我想要阐释我问题,去尽可能让我的每一篇文稿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受用。
写着写着我认识到,写作能够更好的培养我的思维,更快的作出反应,更深的剖析问题。通过写,我印象更深刻了;通过写,我理解更深入了;通过写,我思路更清晰了。所谓头脑想到的是框架,嘴上说的是碎片,动笔写的才是严谨。于是乎,为了养成勤思考的习惯,为了深入理解问题,我愿意提笔写。
二、怎样选择写的对象
每个人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经历,生活中的每一个点滴都是写作的素材,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寻我要记录的对象,我的一个宗旨就是明白我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对于机关工作的我,写作一方面是为了培养我强烈的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锻炼我的文笔水平。因此,我所想的是以写促思,迫使我去纠其事物的根本,迫使我去深刻理解写一个问题,那我选择写作的对象必定是那些需要我不断思考才能剖析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流水式记录。
三、怎样去阐释写的对象
明白了写什么,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写。我认为我所要尝试的写作不是排比式的描绘,不是去形容它有多美,而是单纯的理清它是什么。对于如何阐释观点,结合我自身,我总结了三点:一是理清思路,注意逻辑顺序。每一个文稿的核心都是对一个问题的阐释。如何让你所表述的东西给人以清晰明了的感觉,首要注意的就是文稿中潜藏的逻辑。始终坚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层面去思考解读。二是阐释的内容始终围绕中心,切忌偏离描述对象。我们在写作特别是长篇写作的时候往往容易在描述一个事物时发散得太开,导致两个中心的现象出现,描述的过程中时刻提醒自己要阐释的是什么,避免文题偏离。三是写完之后通篇阅读,检查文稿表述内容是否清晰,用词是否准确,对文字及脉络做相应调整。解决写作中常常大篇表述却不明所以的现象。
结合自己的特定情况,相信能够通过这三方面的思考和锻炼,以写促思,打磨生锈的思维。
(此文仅是基于个人写作目的的一些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