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情商的孩子》是“婚姻教皇”、人际关系大师、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经典作品。这是一本指导父母进行情绪管理的实战手册。
同时,这本书也是培养父母素质教育的指南。告诉父母当孩子情绪激动时,该如何进行沟通?如何教孩子更有效地处理问题,建立健康、稳固的人际关系?如何成为孩子的情绪导师?
什么是教育素质?就是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能力。
1 父亲的作用不可替代
哈佛大学教授罗斯·帕克说过:“人的发展有有个方向,一是亲密性,二是独立性“。母亲培养亲密性有天然优势,父亲培养独立性谁都不能取代。
001 分工合作。
父母共同照看孩子,可以划分职责范围。母亲负责喂养孩子,喝奶、吃饭穿衣等;父亲负责给孩子启蒙教育,讲故事、说道理。
发展孩子的亲密性与独立性,能够提高他的情商。
002 不要当“甩手老爸”。
如果没有时间陪孩子,不要用金钱来弥补感情上的缺席。比如,带孩子去游乐园、或者想买什么尽量由着他。
从吃饭、穿衣等琐碎的家庭生活中,及时了解孩子的日常。
003 蹲下来交流
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时,是转身走开,还是蹲下来倾听?不要总是高高在上的姿态,而应该蹲下来,与孩子对视,平等交流。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决定了与孩子情感距离的远近。
2 培养高情商的5个关键期
每一个阶段的孩子,都会出现里程碑式的成长。家长要不断改变教育方法,理解孩子的感受,满足他们不同阶段的需求。
001 婴儿期
每个父母,都不可能做到对孩子寸步不离。父母离开时,婴儿会出现明显的焦虑。为了安抚婴儿的情绪,家长要提前做好几件事。
其一,找一个信任的人帮忙照看孩子,让孩子与这个“陌生人”熟悉起来。相处久了,孩子会对熟悉的人产生依赖。
其二,平时多与孩子交流。比如,对他说“自己出去一会马上回来”。暗中观察孩子的反应,过不多久出现在孩子面前,真的出去了孩子就能适应。
002 幼儿期
1-3岁的孩子,有了明确的自我概念。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一些简单的选择权。
比如,拿出两件不同的衣服,问孩子:“你今天想穿哪一件?”或者,孩子不知该看那本书时,跟他简单讲解一下大概内容,让他自己判断。
孩子的好习惯,要从小开始培养。让孩子自己选择,培养他独立思考的能力。孩子自由做主的过程,也能增强自信。
003 幼童期
4-7岁的孩子,体验到各种不同的环境、学习和认识新事物。他们开始需要具备调节情绪的能力,尽快适应变化。
环境的变化,会让孩子产生情绪的波动。看到未知的事物,很容易就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家长的正确引导,能帮他们平稳过渡。
这个阶段的孩子,要学会在不同场合,规范和克制不恰当的行为。尝试与小伙伴建立友情,可以让他们的情绪迅速成长。
004 少年期
8-12岁,是孩子进入青春反叛期之前的一个重要时刻。他们害怕被孤立,希望尽最大能力在集体中获得尊重。
为了与身边的小伙伴搞好关系,孩子会将自己家中好吃的、好玩的拿出来分享。自己和小伙伴过生日,都会互赠礼物彼此祝贺。
到了这个阶段,孩子想建立自己的社交关系。他们产生了从众心理,有了融入集体的表现,渴望得到许多人的认同与称赞。
005 青春期
12岁以后,孩子进入了美好的青春时光。这时候,他们最关注自己的身份问题:“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他们的生活中,除了父母关系,还多了朋友关系。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更容易让彼此打开心扉,诉说青春期的困惑。
父母关系,成为他们想要摆脱的枷锁。他们想拥有足够自由的独立空间,希望摆脱一切束缚,探索自我。
3 父母的改变
为了培养高智商的孩子,父母教育孩子的角色要从决策者转型为建议者
001 保持距离,尊重孩子的隐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尊重他们偶尔有不安、不满的权利。
002 不用标签评价,针对具体行为告诉他感受。不要用固有的眼光,去阻止孩子的成长。
003 避免使用逆反心理,来实现预期效果。孩子的某些不满,其实也包含了对一些事情的不理解。
想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先接纳孩子的情绪,才能指导孩子的行为。
著名企业家李开复说过:“要用3%的时间管教孩子,97%的时间和孩子做朋友”。父母的陪伴,将会改变每个孩子的一生。
父母做好了榜样,孩子自然会无师自通。家长希望孩子如何,自己先要去做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方式,决定了孩子情商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