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点感冒,每次孩子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会耍脾气,每次面对这种情况,我都会感觉很没着。看孩子身体不舒服的样子,很难再发脾气去教育;不发脾气吧,孩子似乎又变得更加任性。看着孩子消消瘦瘦的样子,又放着一大堆好吃的东西不吃,心疼!
父母现在在帮我们带孩子,老人每天对孩子的饮食都非常的注意,尽量的翻新花样,使孩子的饮食更科学,更合理。可是孩子好像天生就是来和我们作对的,你安排的越合理,我越不吃,你要是批评我,我几天都不想理你,我家小屁孩不到三岁!
从小是在大工厂里长大的,小的时候条件已经比父辈好太多了,但依然还有家庭是吃不太饱的。曾经和一个小伙伴放学回家,两个人就着油辣椒把他家新蒸的馒头都吃完了,他妈回家就噼里啪啦揍了他一顿。
我们家的生活水平,在当时算是不错的。尤其身为北方人,老爸能经常给我包饺子,牛肉、羊肉、大葱、萝卜、韭菜鸡蛋馅,至今能记起来的都有好几种,但是饮食也并不刻意,我也逮着啥吃啥,吃啥都觉得好吃。
那个时候,独生子女是有优待的,工资反而能多一点,非独生子女的家庭,父母的工资要受影响,再加上两个孩子要供养,生活一般都会显得有点拮据。
记得儿时的一个小伙伴,他的家庭有两个孩子,他还有一个姐姐。小时候到他们家里玩,我们两个小朋友在一起讲故事,讲到好吃的东西的时候,他给我讲他可喜欢吃他母亲做的面片儿了,细细的、薄薄的、嫩嫩的。说的那个好吃劲儿,我一直馋了好几天,巴巴的希望阿姨能留我在她们家吃顿饭。
终于阿姨很不好意思的留我吃了一顿饭,阿姨当天下面片儿,还特意的把面汤里的鸡蛋和菜多给我盛了点。说实在话,开始吃了几口,感觉还真不错,再吃几口再找不到小伙伴说的那种妈妈做的好吃的感觉了,不好吃就是不好吃!
尽管小,我还是很有礼貌的吃完了一碗,阿姨再让我添一碗的,我实在不愿意再吃第二碗了。阿姨毕竟是大人,很容易看出我的心思,也没有再使劲劝。饭后,我就和小伙伴的家人聊起了天来,不知道是聊到了哪里,他的妈妈开玩笑的说,“让我们家的孩子到你们家当小孩行不行,他每天都说你们家天天吃饺子,他都馋死了!”于是,我转头看那个儿时的伙伴,脸憋的通红,我好像一下子明白了很多。
后来随父母离开了工厂,高考前父母回厂里办事,我跟着回去看了看。儿时的伙伴长的消瘦英俊,而那时的我,因为高考的压力,父亲为了补充营养,每天给我吃的不是锅贴就是饺子。说来也怪,我天天吃也不腻,不但不腻,而且觉得非常可口,现在说起来自己都不敢相信,高考前,我的身高173厘米,体检时的体重69公斤。所以从大学开始,我就开始健身,到毕业的时候176的身高,才降到60公。
长大后,我和那个儿时的伙伴,天各一方,这件事,不知道那个小伙伴还能否记得,只是那个时候似乎父母都并没有刻意的管过我们,每天各种玩才是生活的主题,放学后,伴随着玩耍的饥饿感,现在想想觉得是那么的绿色和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