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半夜里做梦,梦到上大学的时候,白天和同学一起,背着书包去教室自习,晚上又一起追美剧,打游戏。那时候,每天都过得又快乐又充实。大家笑着、闹着,像耗子一样在宿舍楼里乱窜,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天地之间。
然后突然醒来,渐渐清醒,才意识到,大学毕业都已经十多年了,曾经的时光早已一去不返。想到这里莫名就悲从中来,忍不住稀里哗啦地哭起来。
不过起床吃过早饭以后,血糖回升,大脑开始正常运转,又忍不住骂自己傻逼、矫情,有啥好哭的呢,现在不也过得挺好么?至少不用一群人挤在一个寝室了。生活总要继续的嘛,不向前走怎么看得到新的风景呢?
就像大四那年我爱唱的那首歌:“时光的河入海流,终于我们分头走,没有哪个港口是永远的停留……”本来嘛,时光的洪流中,有谁能够回头?成长本就是一场无法回头的远行。
虽然经过自我安慰,感觉好一点,但总还是觉得失去了点什么?总觉得大学时候的那种“又充实又快乐,每天元气满满”的感觉再也找不回来了。
想了很久,才恍然大悟,长大成人,我失去的是“对未来的向往”。
曾经相信未来的我,现在已经不再相信未来。
大学的时候,觉得“我的未来不是梦”,坚信“明天一定会更好”;
但现在,不敢想什么未来,早已明白,明天未必会更好,甚至会更糟,能不好不坏已经谢天谢地了。
大学的时候,觉得未来要么是巧克力口味的,要么就是草莓冰淇淋口味的;
结果后来发现,未来是潲水口味的,喝了想吐,不喝又要饿死。
大学的时候,觉得世界都在我脚下,等着我去闯荡,等着我去征服;
现在明白,世界其实是一个张着血盆大口的巨兽,等着你去送死。
大学的时候,相信“付出总有回报”,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而现在早已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想要获得任何东西都是有代价的:“社会角色”是要拿“自我”去换的,“高薪工作”是要拿“自由”去换的,“升职加薪”是要用“加班加点”去换的,“老板的青睐”是要拿“尊严”去换的,而“钱”是要拿“命”去换的。
生活像一个无情的商人坐在明码标价的商店里,打量着你,冷冷地说:“到底想要什么,赶快拿你最宝贵的东西来换吧!”
感觉曾经的我们,就像是一群住在山里的孩子,总想着要翻过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孩子们整天幻想着,山那边有美丽的风景,奇异的蝴蝶,富饶的城镇……结果当他们终于千辛万苦翻过山时,竟然发现山的那边就是一片乱石滩,根本一无所有。我想这个时候的他们,也一定会一屁股坐在地上,失望地大哭吧。
妈呀,回头一看,这篇文也写得也太丧了,最后还是来安慰下自己,顺带传递点正能量吧:
第一,我觉得“成功就是成为你自己”。
具体来说即“自我认识,自我认同,自我实现”。
通俗地说即“找自己,爱自己,做自己”。
从这个意义来说,就算经历了挫折,遇到不如意的事,至少更加了解自己是个怎样的人,也就是更“成功”了嘛。
第二,我很赞同“人生就是一场修行”这句话。
生活中的不如意,其实都是生活的考验,让我们能修炼出一颗平常心,可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也是一件好事么。
第三,很喜欢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所以,其实大学时的“热爱生活”,其实爱上的不过是生活的假象。
只有经历了生活的不如意,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这才算是真的热爱呀。
所以这个过程,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