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怎么废掉的?
人废掉有两个经典的原因,第一是“习得性无助”,第二是“固定式心理定向”。
习得性无助
大多数动物在反复遇到挫折,发现自己毫无希望、情况不再受自己控制之后,就会放弃努力。之后即使在状况出现转机时,动物也总是保持消极被动的姿态,这在心理学上叫做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比如一只青蛙被关在一个有玻璃天花板的容器里,每次尝试跳出来都会撞到天花板。在反复撞了很多次之后,青蛙习惯了跳不出来的“现实”,这时即使把天花板拿掉,青蛙也不会再尝试跳出来。
人类也会习得性无助,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用这种方式面对挫败。
一些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选择放弃,而另一些看上去资质并没有更出色的人却会选择继续奋斗和努力,这背后的差别在于人们对失败的归因。
固定式心理定向
一些人相信智力是固定的,无法改变,这种心理定向叫做“固定式心理定向”(fixed mindset)。而另一些人拥有“成长式心理定向”(growth-mindset),他们认为智力可以通过教育和努力塑造,所以他们想要学习的动机很强。
在面对失败的时候,心态对一个人最终的成就非常重要。有着“固定式心理定向”的人的自信很容易被失败所摧毁,因为他们会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而能力是无法改变的。所以他们会倾向于回避挑战,因为挑战将产生更多的失败,会让自己看上去没那么聪明。这样的人会避免努力,因为他们相信努力意味着自己很笨。
而对于拥有“成长式心理定向”的人来说,失败是由于缺乏努力,或者没学会某项技能,他们相信契而不舍就会得到报偿,所以挑战总是让人充满活力,而不是证明自己不出色。
实验研究发现,成长式心理定向的人在完成任务时,注意力集中在任务本身,他们会根据每一次遇到的错误积极地调整自己下一次的表现;而固定式心理定向的人注意力则集中在任务的结果上,他们调整自己表现的适应性也比较差。
人生的挫折在所难免。一些很聪明很有灵气的人在经历了一些挫折之后就渐渐“废掉了”。其中不少是从小习惯了学习成绩很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把每次困难都看作是检验自己能力的考试——克服了困难就证明自己聪明,遇到挫折就说明自己笨。这样的归因方式很容易打击到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引起自我怀疑和恐惧,让人变得消极不作为。
因为“努力”可以把握,而 “聪明”无法把握,把挫折归因于能力所带来的打击也更让人无所适从。当你把自己表现不好归因于缺乏能力,会比归因于缺乏努力遭受更大的打击。
相反,专注于努力而不是个人能力,可以减少一个人在遇到挫折时的无力感,使人更有韧劲,更可能成功。如果你把每次困难看作是一次练习和学习的机会,而不是对自己能力的“考验”,心态就会比较稳定,遇到挫折也不容易意志消沉。
微博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