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小小的念,对于远在他乡的游子,是浓浓的思乡情。
腊月二十三,传统的祭灶日,也是一年岁尾甜蜜的提醒:
年终岁末了,一年的风雨辛劳要画上美丽的休止符了;
长路漫漫,路途再远,也该回家和亲人团圆了;
总结过往,展望新年,辞旧迎新,继往开来,就这样周而复始着。
小年返家门,岁末见故人。古时,无论是在外为官或是经商,小年了,都会赶在节前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
团圆,是最珍贵的年味。
可今天,我想还有千千万万个像我一样离家千里之外的游子,于小年夜,迎着他乡的风,想着家乡的人。
桌案上水仙鼓鼓的花骨朵已盛满了喜悦,办公室窗外的中州大道,川流不息的车流似在提醒着我,马上也要融入归乡的大军。
游子的心早已奔向故里。
还好,路途迢迢,心意相牵,亲情亲人,彼此挂念。还好,这一年的漂泊,有白云替我回望;
还好,这一年的辛劳,有清风为我盘点;
还好,借着这约定俗成的日子,让我可以安心回家。
尽管会晚一些。
斟一杯他乡的酒,任思绪回味家乡的年。
上天言好事
下界保平安
小年是送灶神的日子。
现在家里的厨房早已不是往年的布局,更没有了老式的灶台,也很多年没有举行过送灶神的仪式了。尤记得小年时,奶奶在厨房锅灶旁边的墙上贴上灶王爷爷、灶王奶奶的像,供上米饭,插上香烛,祝祷一番,感谢他老人家一年的庇佑,请灶王继续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看着长辈们虔诚的祝祷,不由得让人隐隐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
米酒香,糖瓜粘,
甜甜蜜蜜又一年。
记忆里,过年的空气中洋溢着米酒的香醇、糖瓜的甜蜜。
父亲用糯米酒糟裹上厚厚棉被成就的神奇吃食,甜甜蜜蜜,香醇醉人,总也尝不够。
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麦芽糖,甜滋滋,糖瓜的拉丝扯得老长,一年的时光貌似全都揉进了灶糖的甜,供在烟火缭绕的年画前。
清壁扫尘除旧事
挥毫泼墨韵新联
小年了,家家户户打扫房间院落、清洗衣服被褥、涮洗锅碗瓢盆,貌似将一年的积尘于这一刻清扫干净,也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连同一年中所遇到的不快与失意。
翻过旧日历,剪了新发型,买了新衣裳。
以全新的面貌和干净清爽的心去迎接新的一年。迎新年,共祈愿,写春联。
祈愿家和万事兴,祈愿年年有余钱。
当我们的生活日益变得多元,
年,依然是一个原点,充满着人间烟火味。
无论以怎样的形式呈现,都能给每一个游子满满的归属感。
每一段风雨 每一程山水
每一份体验 每一段心情
都让我
有岸可以停泊,有情可以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