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非常实在,其用意在于告诉我们要重视反思。从昨天开始校级赛教如期举行,每天一位教师授课,其他教师签到听课,相互学习促成长。先来说说史哥讲授的《开国大典》一课。课前说课用了6分钟,便开始授课。
教学流程如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观察一下,今天史老师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同学们发现了老师的衣服上带的有党徽),继而史哥连用三个“没有共产党就没有……”让学生初步感受是中国共产党的给人们带来的幸福。2.板书课题,读好课题,读出气势,并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随机板书。3.看视频(播放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庄严宣告)接着每看一遍视频后让学生谈感受。学生第一课时学的还是很扎实,感受谈的很到位。
(反思:因这篇课文离学生年代久远,如何感受人们当时无比激动的心情呢?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很重要。开课前的谈话、指导读课题、看视频谈感受,契合时机出示课文关键语句,教师的范读,一切情境创设做的非常好,慢慢的把学生以及我带入到当时的情境中,这一点可以借鉴,感叹信息化技术融教学。)
二、品关键语句,感受?
1.抓“这声音传到大江南北,传到…还会传到哪里?”这个环节老师如果多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自由发言,如果这声音传到学校你们会是什么表现?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如果再深入引导,给学生时间多一点,效果会更好。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更能感受新中国成立全国上下人民这种无比激动、兴奋的心情。
后面的场面描写(阅兵、群众游行)四个场面描写一一讲到,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点面结合,内容过多所以这节课老师显得匆忙。其实课后题就给我们思路导向,课后第二题就告诉我们直接重点学习“阅兵式”让学生学习作者怎样把这个场面写出来的?再指导学生写一次活动练笔就可以了。借助课文这个“例子”学方法,但是还要乘热打铁去实践,这样本单元学生记一次活动运用(点面结合)来写,学生才不会有畏难情绪。
课后评课交流时,史哥也说出来他的疑惑,课文太长时间不够,所以就加快了步伐,在时间上把控不够,其实就是长文短教、要合理的取舍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学的就不是皮毛。“伤十指 ,不如伤其一指”要让学生“一课一得”。教师遇到这样的课文,就要对照单元要素和课后题等来大胆合理的取舍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打造高校课堂。
这样相互学习机会难得,在评课环节大家实实在在的交流困惑,反思自己如果自己上这节课会怎么上?交流探讨、以思促悟,每天一篇反思,一定要坚持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