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一直不能很好的处理其他人带来的情绪,当身边人愤怒的时候,会同情、更愤怒、不解……从而不能更理性和客观解决当下的问题,原因是我自己的自我稳定性不够。
关于自我稳定性,如果打比方的话,它主要就是看一个人的容器是不是结实。
一个人的自我,有外壳,也有内在。而自我稳定性,主要看的是,这个人的自我外壳是不是结实。
精神分析特别强调,父母要做孩子的容器,老师要做学生的容器,上司要做下属的容器……
这个容器容纳什么呢?就是对方的情绪,也包括活力。
举个例子
当下属有强烈的情绪喷发的时候,作为上司,自我能不能像一个结实的容器那样承接住,不至于被他的情绪给弄得濒临崩溃,让容器破碎,或者出现大的裂缝。
所以,自我的稳定性,对管理者来讲有多么重要。
容器的外壳,是有不同质地的。它最好是一层坚韧有弹性的皮肤,这样不仅可以承接住情绪和活力,而且还有足够的敏感度。
有些人的自我虽然很结实、稳定,但他的自我外壳,不像是皮肤,而像是一些过于僵硬的东西,比如树皮、石头、钢板或厚墙。这个时候,稳定是有了,但会缺乏敏感性与灵活度。
自我稳定性低的话,就意味着,一个人的自我外壳,有了大裂缝,他的自我甚至是破碎的。
武志红老师有一位来访者做过更可怕的形容,她说:
我没有皮肤,我的血肉直接裸露在风中,所以不管是凌厉的寒风,还是温暖的春风,都会给我带来剧痛。
有一次听一个朋友接电话,电话那头的人很激动,一直在喊叫,朋友安静的听对方发泄完,很理性的沟通客观情况,无论对方多激动,她都是冷静的说:我理解你的情绪,你很愤怒,但我也还是保留我的意见……沟通完,她还是保留了自己的意见,对方也平静下来了。
当遇到身边人有情绪的时候,需要区分那是他的情绪,我只需要知会、看见、接纳就好,这个看起来很简单的道理,对很多人却很难,需要不断去做这个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