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章原文】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三十五章原文】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三十六章原文】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三十七章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复盘三步法】
【获得的新知】
这几章都在讲如何回归宇宙本源,即如何回归于道。三十四章再次强调用无欲无为的方式回归于道;三十五章讲述的是用“安平太乐饵”的方式回归于道;三十六章讲的是“微明”,即隐藏的智慧;三十七章再次强调见素抱朴、无欲无为、静定的智慧。
道的运用非常广泛,而且正反两面均有涉及。但是其本质却是一样的,就是基于辩证法的同时,先利用心法,想办法摆脱万物的束缚,达到无欲无为、朴素、静定,然后再使用理性的智慧(逻辑思维)去达到正确的有为。
【旧知的改变】
想要让它收缩,一定先让它张开;想要它削弱,一定先让它强大;想要废除它,一定先让它兴盛;想要夺取它,一定先给予它。这就是隐藏的智慧。柔软战胜刚强。鱼不能离开深水,国家的锋利宝器不能拿给外人看。
第三十六章,老子再次强调隐藏的智慧、柔性的力量。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我还是不太擅长这样拐个弯去处理事情,很多时候,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不会这第三种智慧。然而,这样很容易吃亏,也很容易事倍功半。
凡事先想想它的对立面,也许答案就藏在这里。
【to do】
当你害怕失去的时候,不要再牢牢地想要抓住,而是要学会放手;当你一心想要得到什么的时候,先学会把这个东西送给别人,先舍后得。
严于利己,宽以待人。知道边界的位置,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勇敢地去用自己的行动改变能够改变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