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读书打卡第231天,我是来自山西太原的史文霞,今天的读书内容是【美】威廉·贝纳德著,张玉译的《哈佛家训IIl》第一部分《快乐——生命跃动的和弦》11.《谁建造了金字塔》12.《每天快乐一小时》
《谁建造了金字塔》
金字塔的建造者不会是奴隶,应该是一批欢快的自由人。
第一个做出这种判断的是瑞士钟表匠塔·布克。1560年,他在埃及的金字塔游历时,做出了这种断言。
2003年,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宣布,通过对600处墓葬的发掘考证,金字塔是由当地具有自由身份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建造而成,而非希罗多德在《历史》中记载的,是由30万奴隶所建造。
在400多年前,一个钟表匠为什么一眼就能看出金字塔是由自由人建造的呢?埃及国家博物馆馆长多玛斯通过收集塔·布克的有关资料,最后他发现塔·布克是从钟表的制造推知这个结果的。
塔·布克原是法国的一名天主教徒,1536年他因反对罗马教廷的刻板教规,被捕入狱。由于他是一位钟表大师,入狱后就被安排做钟表。在那个失去自由的地方,塔·布克发现,无论狱方采取什么手段,都不能使他制作出日误差低于1/10秒的钟表,可是入狱前的情形却不是这样,那时他在自己的作坊里能使钟表的误差低于1/100秒。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塔·布克最后发现:真正影响钟表准确度的不是环境,而是制作钟表时的心境。
塔·布克之所以能得出金字塔的建造者是自由人的结论,就是基于他对钟表制作的那种认识,塔·布克认为:
一个钟表匠在不满、恐惧和愤懑中,想要圆满地完成制作钟表的1200道工序,是不可能的;在对抗和憎恨中,要精确的打磨出一块钟表所需要的254个零件,更是比登天还难。
金字塔这么大的工程,被建造的那么精细,各个环节被衔接的那么天衣无缝,建造者必定是一批怀有虔诚之心的自由人。真难想象,一群有懈怠和对抗思想的人,能让金字塔的巨石之间连一页刀片都插不进去。
据说,瑞士到目前仍保持着塔·布克的制表理念,绝不与那些工作采取强制,有克扣工人工资行为的国外企业联营,他们认为那样的企业永远造不出瑞士表。
在过分指导和过分监管的地方,别指望有奇迹发生,因为人的能力唯有在身心和谐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到最佳水平。
过分的约束,可能造就一流的工匠,但绝不会孕育一流的大师。
带着镣铐的心灵怎么能挥动天才之手?
这让我想起在教育我们孩子的过程中,如果过分监督和过分指导,孩子怎可能安心学习,怎可能发挥他的潜能,怎可能创造奇迹?
《每天快乐一小时》
在美国阿拉斯加地区,有一个小镇叫格鲁特吉伦,这里靠近北极圈,全年平均气温只有4度,冬天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度。由于气候严寒,居民的生活来源有限,因此该镇失业人口众多,生活极为艰苦,不少人悲观失望,经常有人背井离乡前往他处谋生。
为了驱散格鲁特吉伦的悲观气氛,鼓励当地居民积极生活,2005年2月1日,格鲁特吉伦镇委员会制定了一条在全世界都堪称独一无二的法定,该法律规定每天的傍晚6:00~7:00为“快乐1小时”时间,在这60分钟里,所有居民包括前往该镇的旅游客人,都必须面带微笑,不得吵架、生气和愁眉苦脸,如果谁违反了这一法令,轻者将处罚金,重者将被强制学习,学习的内容是观看喜剧电影和诙谐有趣的电视脱口秀。
渐渐的在每天的“快乐1小时”期间,格鲁特吉伦镇就成了一个快乐大本营,充满了活力与欢笑。
创造快乐,快乐就一定会来到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