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见这部纪录片名字的时候,感觉有点怪,怪在猎鹰人前面加了一个“女”字。英文名原为:THE EAGLE HUNTRESS。这让我觉得这是在向观众传达什么,这一丝意蕴勾起了我观看的欲望。 仔细看封面图发现,此“女”竟还是个小女孩!
先说下剧情:白雪覆盖下的阿尔泰山冷峻秀丽,滋养着长居此地的游牧部落。这里的牧民有一项特殊技能:与鹰为友。他们训练鹰,将它作为自己捕猎的帮手,从而储藏食物和制作衣服以度过寒冬。在几年后,人们会放生战功赫赫的鹰,给它自由,因为这一切都是神的旨意。这种人与鹰之间特殊的关系,在祖祖辈辈中传承、延续,一直流淌在牧民的血液里。但是,这种传统有个特殊的“规定”:猎鹰人只能是男人,女人是做不成的。这个“规定”虽不成文,但人人都遵守着,一直持续了数百年,直到主人公小女孩Aisholpan的出现。
哈萨克语中有句俗语:“一个婴儿在他的婴儿床里看见了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 Aisholpan印证了这句话。她从小就喜欢看父亲喂食鹰,训练鹰,对父亲猎鹰人的身份更是羡慕不已。她渴望成为一名猎鹰人。
在学校里,Aisholpan成绩优异,身体素质也还不错,甚至在摔跤方面,还赢过男孩子。纪录片在播到这里的时候,特意给了母亲镜头,母亲看着Aisholpan,脸上洋溢着笑容。一天,Aisholpan告诉父亲,她想做一名猎鹰人。父亲并没有拒绝。可以说,父亲的决定对Aisholpan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父亲得以让Aisholpan的想法继续存活下去。而在这之前,几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次同样的想法被无情的扼杀。
与之相反,部落里面的其他人投来了异样的眼光,有说女娃吃不了这苦的,有说女娃天生就做不成猎鹰人的,更有甚者,说女娃就应该呆在家里为礼物而争吵。这里所反映的男尊女卑思想姑且不谈,这是历史、环境等多因素造成的,片子的重点应该是宣扬主人公及其父亲等人,敢于打破传统,勇敢、坚持的精神。
即使在其他人眼里特立独行,Aisholpan也要追求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这时,广播里传来了一则消息:一项重大的比赛—“猎鹰节大赛”将在几周后举行。这彻底点燃了Aisholpan的激情,她要参加比赛。父亲熟知这项比赛,曾获得过两次冠军。然而,父亲的脸色却略显沉重,不知道是在回忆冠军的得之不易,还是在为Aisholpan担心。我觉得是后者。父亲开始教Aisholpan训鹰。在Aisholpan掌握了基本的本领后,他觉得Aisholpan应该有自己的鹰,因为人要与鹰建立起真正的友谊,得从强壮无比的雄鹰还只是蹒跚学步的雏鹰时就开始训练它。在悬崖上,父女俩靠配合艰难地获得了一只雏鹰。你看它,这是只不同寻常的鹰,你很幸运,父亲说。回到家,父亲让自己的父亲赐予了Aisholpan祝福,也就是以神的名义宣布这只鹰属于Aisholpan。之后,Aisholpan跟随父亲训练自己的鹰,没多久就熟练掌握基本技能,达到了比赛的要求。然而,父女俩都还要面临比赛给他们出的最后一个难题:女人参与这项赛事能否获得认同?
临近比赛,父女俩赶往比赛场地,伴随着音乐,壮丽而又神秘。
到了比赛那天,父女俩骑马走了一百多公里赶到了比赛的场地。其他猎鹰人毫无意外地都流露出出好奇的眼神,有的则议论纷纷。比赛的第一环节,展示环节。清一色的男猎鹰人,身穿特色服饰,骑着骏马,手擎鹰,展示着鹰和自己的风采。到了Aisholpan展示的时候了,父亲叮嘱她骑马不要慌,要稳。还好,在这一环节,羞涩的Aisholpan取得了上游的成绩。这环节还有满分的。
接着是第二环节,看鹰捕猎的准确度以及冲刺速度。猎鹰人骑马拉着绳子,绳子尾处拴着一只野兔。鹰从山上放飞,猎鹰人骑着马匀速奔跑,看鹰是否能在较短时间内准确无误地抓住移动的野兔。在这一环节,“出丑”的就开始多了。要么是鹰速度太慢,亦或是根本就抓不住野兔。Aisholpan很紧张,场地边围绕着的其他猎鹰人以及观众倒是迫不及待的想看“戏”。过程出乎其他人的意料,鹰准确迅速地抓住了野兔,第二环节她们取得了满分。顺利完成!
最后一个环节,考验猎鹰人与鹰之间的关系。既要看猎鹰人能否用自己的口令呼唤鹰准确地停在自己的手臂上,还要看鹰在这个过程中的速度。这里“出丑”的更多了,有的鹰甚至都飞到别的猎鹰人哪儿去了……在父亲准备放飞鹰的时候,他身后的几个人捣鼓了几句,言语里透露出不屑与轻蔑。父亲回头看了下脸色也凝重了许多,我觉得父亲在这里应该是更加坚定了,他更加希望女儿和鹰能在这一环节大放光彩。随着蓝旗落下,鹰从父亲手中如离弦之箭般俯冲而下,最后稳稳地立在Aisholpan的手臂上。整个过程五秒之内!这打破了比赛的历史记录!Aisholpan和她的鹰赢得了其他猎鹰人和观众的喝彩,父亲兴奋地从山上跑了下来,迫不及待地去见女儿。
评委给Aisholpan戴上了金牌,颁发了奖杯。Aisholpan高举奖杯,向观众表明自己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猎鹰人了。
然而,部落里还是有人不认可她,因为在他们看来,真正能判定是否是一名合格的猎鹰人的是:寒冬时节成功完成捕猎。
大雪封山的时候,父女二人出发了。天寒地冻,人和马又冷又累。Aisholpan能用自己的鹰成功完成捕猎吗?她能否走好成为一名真正的猎鹰人的最后一步?
结局恰如人意,在经历了几次失败后,鹰成功捕猎到一只狐狸。父亲高兴地说:“妈妈会把它做成一件保暖的皮外套。”就这样,父女俩托着鹰,带着战利品原路返回,远处是广袤无垠的阿尔泰山。
毫无疑问,这部纪录片题材新颖,角度独特,是我看过的非常棒的纪录片了。温暖,有人情味!主人公走的这段路有困难、坎坷,幸好的是,Aisholpan在这其中收获到了满满的幸福。片尾,Aisholpan的爷爷于2016年去世,这意味着,新的传统继承人Aisholpan要背负更多的责任了。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