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风铃三
“你好,我们可以在这里坐下吗?”
一个柔美甜糯的声音响起。
斜躺着睡觉的小伙子从迷迷糊糊中醒来,看见自己面前站在三个年轻人,两个穿着军装,另一个穿着一身的苗家服饰的女孩子正在和自己说话,普通话里夹杂着一种湘韵。
他连忙放下自己的脚,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请坐。本来给同伴占的位子,看起来他们不来了,你们坐吧。”
刚才几个说话的开始相互责怪。
“都是你吧,人家很好说话。”
“早知道他这么好脾气,我肯定第一个过去打交道。”
那个苗家姑娘坐到了他旁边,另外一对年轻人坐到了对面位置上。
四个年轻人很快熟悉起来,苗家姑娘叫楚紫嫣,一对穿军装的男女,男孩子叫吴湘麟,姑娘叫刘佳碧,在座位上睡觉的是严昆仑。
“你是苗族姑娘?”
昆仑好奇地问着坐在自己身边的紫嫣。
紫嫣抿嘴笑着说:“我是半个苗人,不是纯正的苗族人。不过我喜欢穿苗家的衣服。”
刘佳碧插嘴说:“她妈妈是苗家女,爸爸是汉族。”
“你们都是湖南人,长沙人吗?”昆仑问道。
列车正在驶离长沙车站。这是一列由长沙始发,开往广西南宁的普通客车。上世纪60年代的车厢里坐满了各种各样的年轻人,他们带着不同的梦想,在大地上横冲直撞到处乱闯。那就是著名的“大串联时代”。
行进的车厢里,年轻人的谈话在继续。
“是啊,我们是长沙的中学生。他们两个是地地道道的的长沙人,我不是,我的故乡在湘西,5岁才到长沙。你呢?哪里人?听你的普通话那么标准,肯定是北京红卫兵。”
紫嫣似乎对身边这个男孩子充满兴趣,好奇地打探着。
昆仑是个颇内向的大男孩,却又是很自信的人。他同样对身边这个所谓的“半个”苗家姑娘的身世,有了许多好奇,便边问边答着。
“你也只猜对了一半。我现在是北京红卫兵,可我也是江南人。你是湘西哪里人?”
“咯咯……”
紫嫣忍不住笑起来:“那就是你妈妈江南人,爸爸北京人,对吧?我是边城人。”
紫嫣一边回答,一边俏皮地眨着眼睛。
“哈哈哈”昆仑也被逗笑了。
“不对。我爸爸和妈妈都是浙江南浔人。我只是随着妈妈迁到了北京,在北京读书,成了北京人。”
在提到父亲的时候,昆仑的眼神闪过一丝淡淡的哀伤。
那只是短暂的一瞬,很快又恢复了原来的神情笑着。
“你是边城人?呵呵……你考我?湘西没有一个地方叫边城的,你是凤凰人。凤凰的大文豪沈从文先生写过一部书,叫《边城》。”
紫嫣瞪大了眼睛,盯住这个大男孩,她没有想到这个大男孩,居然可以脱口说出了关于“边城”的掌故。
这个时代看过这本书的年轻人很少,紫嫣是因为自己是凤凰人,妈妈又特别喜欢沈从文的作品,她才有机会从那些书里去了解了自己的故乡。
于是,她俏皮地回答自己是“边城人”,真有一种开玩笑的意思,却没有料到这个男孩子如此渊博。
昆仑看着她脸上的错愕感,笑着说:“怎么啦?对我读过沈先生的作品感到奇怪?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家里有很多藏书,在那些书里就有沈先生的《边城》。我是小学四年级读的,在那部书里我第一次了解到,美丽的湘西有个古老的小城叫凤凰。”
“那些藏书一定是你爸爸的,他是个文人吧?”紫嫣越发好奇地盘问。
昆仑的神情第二次发生了变化,有很快释然,淡淡地说:“不,是妈妈的藏书。我爸爸是烈士,就牺牲在长沙城解放的前夕。”
车厢里突然静了,刚才还在互相抱怨的两个年轻人和紫嫣同时闭上了嘴,一起用一种奇特的目光,重新审视这个穿着军装的年轻人。
他们都是长沙人,却没有想到就在这列刚刚驶离长沙的车厢里,在自己对面坐着一个烈士的儿子。他的父亲就是为了这座城市的解放,在胜利前一刻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种氛围迅速扩散,很快车厢里的年轻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们涌过来,团团围住了昆仑。他们怀着对烈士的崇敬,还有心中的那份感动。
紫嫣轻声说:“对不起,昆仑。我不知道会是这样……”
吴湘麟却说:“昆仑,说说吧,说说你的父亲。”
“对,说说吧。说说你父亲。”围在旁边的年轻人纷纷要求着。
那是个崇拜英雄的时代,也是人们容易被感动的时代。当他们得知这个车厢里有一个英雄的儿子,一个为了新中国,在解放的前夜献出生命的烈士,会让这些年轻人激发出无与伦比的崇拜感。
昆仑开始淡淡地讲述着父亲的故事。他的普通话很好,音色圆润的男中音,带着浓浓的磁性,充满一种淡淡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