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端午节,必须提我婆婆,对于我们家过端午节这件事上厥功至伟。
话说我婆婆也是个厉害角色,她模样长得俊俏漂亮,工作能力强,且又心灵手巧。我婆婆个子不高,属于小家碧玉型的,但是她眼睛大,脸型好,也没什么白头发,这个只要看一下我们家队友的长相就知道了。话说我父母长得也不差的,看我姐姐就知道了,怎么我就长得不好看呢?人真的就是不能和人比。
我婆婆虽然厉害,但是她为人很低调、谦和,所以一开始看不出她有都少闪光点。到后来相处久了,发现我婆婆什么都会 —— 我怀孕了,说要给宝宝织毛衣,她就拿出超级柔软的澳洲羊毛绒线给我,家里的那套棒针简直了,是真的只有这手艺的人才识的货。我说晚上做恶梦,需要在家里烧纸钱给老祖宗(是不是很迷信?),婆婆二话不说拿出锡箔马上折起来。我说我要把一条新买的牛仔裤转手倒卖出去,要婆婆给熨一下,上午给了婆婆一个电话,中午回家吃饭已经搞定放在那里了,比我新拿到的还要挺括。我们在加拿大的时候他们来探亲,老公母俩去领事馆面签,别人都是进去很长时间然后拒签的,我婆婆就说了5分钟马上给签证了。老头老太太带着孙子来加拿大,过海关排长队,我公公只会乖乖地在那里等,我婆婆就会把工作人员叫过来说“我们带着孩子呢”,人家立马给了绿色通道放行。我婆婆最厉害的故事我讲过啊,年底了,我们卖房子的款项银行不给及时发放,她就自己坐车跑到金桥去和人家总行行长谈话,当天下午款子就批下来了。(OMG!这个可比任何我教的辩论文写作厉害多了!)
***********************************
然后来说端午节,婆婆来加拿大探亲了,碰上端午节了。我说我不会包粽子,婆婆说她也不会的,就随便包包好了,能吃就行了。像我这种双标的人,对别人总是斤斤计较的,巴不得人家对我多么宽容呢。于是我买了糯米啊、五花肉啊,肉壳啊(上海话“粽叶”),在婆婆的指导下有模有样地学起来。婆婆手把手很耐心地教了我,我学了两三个,然后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总之是婆婆完成了余下所有的工作。
我婆婆就是那种:有些事她可能不明白,但是她一定很支持。我们做家人的,有这样的品质很难能可贵的,那也是我过了好多好多年才领悟的。
后来我每年都包粽子,这是我的一个心愿:在很小的时候我想学包粽子,我外婆说等我10岁了教我,但是到了10岁要上学了,就再也没有机会学到了。而我妈——是不会包粽子的。
*****************************************
粽子是一种传承,每个地方每家人家因为包的手势不一样,包出来的形状也不一样的。我就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现在还能吃到传承包的粽子,无论是自己家的还是朋友家做的,就是那种一代一代教了学了手艺包得的粽子,请仔细观察一下,所有的粽子都是不用剪刀拆的。也就是说:手剥即可。
有的人会说不可能是全部,我曾经吃过谁谁谁包的粽子,或者我们家的粽子就是用剪刀剪开线的。就像我队友以前跟我较真儿的一样,那我只能说那些不是正宗的传承粽子。
因为我妈不会包粽子,但是她在单位的人缘又特别好,所以从小到大每年我们家都不缺粽子吃。我还可以有机会观察到各种传承的粽子。
我自己包的粽子不是传承的,不是老一辈手把手教然后在边上仔细监督的(现在真后悔婆婆教的时候我没认真学),所以我的粽子无论在形状在绑绳方面都是二流子作品,完全上不了台面。真正会包粽子的手艺人是连吃粽子人的感情都考虑进去的,所以他们打的绑绳结都是活结,不可能是死结。另外,我小时候还吃过用类似纳鞋底的坠子引的肉壳,就是在包完之后根本不用线绑,拿坠子带着往粽子上一扎,粽叶尾端嵌入穿过粽子,就完全了捆绑。吃的时候挑开就好了——实在太牛了!
我外婆会包粽子,但是我始终不明白她为什么没有教我妈包粽子。她也应该没有教我的其他阿姨包粽子,因为我表妹,就是我阿姨的女儿,她包粽子是从她奶奶那里学来的。我从来没有吃过我表妹包的粽子,我妈吃过,表妹会送给她,我妈说这个粽子和表妹奶奶那里的粽子形状完全一样,都是有一个角细长细长的。所以我说这就是传承。也就是我们说的"吃谁家的饭,长成谁家的样子。"
**********************************************
包粽子比起包馄饨来更加吃力不讨好。因为你不可能只包一只两只粽子,每次都是几大锅,而家人是不可能吃得下很多很多的。每顿早饭能帮你解决两个粽子,一个星期能够坚持吃7顿粽子早餐的,在我们家只有我自己了。所以,包粽子的人也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家里有人在这个阶段能够做到以上坚持的,绝对是真爱了,一定要珍惜!
我在加拿大学会了包粽子之后就开始张罗着送人“擦鞋”(广东话“拍马屁”)了。单位的同事领导的肯定都有份,还有周围的朋友邻居,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虽然出了国,但是粽子的需求量没有变。国外买一个粽子要5刀。有的同事吃了之后特别喜欢,又不好意思再要,只能自己去中超买,看到那个价格真是乍舌。
所以,每年盼着我包粽子的同事和朋友大有人在。
到了美国之后,擦鞋之路不能停。我的粽子、月饼、馄饨、寿司在我们家队友的公司里还是很受欢迎的。这对于不会做饭的我来说,不失为一种安慰。疫情开始就不一样了,大家都不出门,粽子又回到了原始的早餐阶段,丧失了职场交流的功能性。
于是,今年我没有包粽子。
突然发现,和包了很多粽子没人吃相比,买几个尝尝鲜似乎更受欢迎。
**************************************
今天上课的时候写日期,突然想起不停收到微信好友的祝福(好些我都不认识,从来不说话的那种)。于是我给同学们的作文改了题目,全部都给我写节日去,而且我给了很明显的暗示:粽子节是所有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好写的题材。
遇到过节写作文我也实在没有办法。比如刚过去的儿童节,那位学生收到这样的写作要求是满脸的不高兴,确实如此,既然是儿童节,那就让大家开开心心玩啊,还写什么作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