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56]用中国式众筹开发自己

“一切众筹项目只是开发自己的工具:人潜力无限,我比三年前1898咖啡开业真是强太多了!核心原因都是因为见了大量高手,设计了大量众筹项目,人被开发了!我们做众筹项目最最核心不是把项目做成,而是把每一个众筹项目当作开发自己的一个机会,用这种心态来经营自己,而且很有效!抓住一切机会特别尝试自己没有碰过的,出力长力!”

                                                                                                                              -----杨众筹

受杨勇老师每天的思想分享启发,最近脑洞大开,写简书也似乎是打通了任督二脉,豁然开窍。是一种根本停不下来的节奏。

对,开发自己。太对了。做了10几年房地产,TMD都是帮别人开发项目,突然有一天,感觉这个世界很狭小,因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除了房子还是房子,除了销售还是销售,而朋友圈多数是地产圈人,有时候真有点井底之蛙的感觉。

因为,除了开发房子,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去开发自己,也没有这个意识。我时常问自己:除了地产,我还能干点什么?未来的工作和事业是否应该存在一些其他的可能?让自己的人生更丰润些?

答案不言而喻。

我们常常在朋友圈看到“中年危机”这个词,出现的频率特别高。有很多中年人,固守在自己的舒适区,被生活无情的现实挟裹着,小心翼翼地守护着来之不易的成果,害怕失去,因此就少了很多激情和憧憬。

有一个很优秀的职业经理朋友,能力很强,我问他为什么不选择创业?他说:输不起。

输不起,这个理由足够地充分,从对家人负责的角度,道义上没有任何问题。可唯一对不起的可能是他自己的内心。

前几天,他在微信上突然跟我说,他去了一家国内顶尖的地产公司,担任区域事业合伙人,拒绝掉某豪宅开发商三倍的薪水。我问为什么?他说,40多岁了,得为后半生着想,我不想留遗憾,果断去交了跟投资金。

我为我朋友感到无比的高兴。其实,人的潜能是无穷的。再优秀的人,身上都还有很多待开发的空白或者盲区。万科的接班人郁亮成功地从“郁胖子”变身“郁型男”,48岁之前,他不敢去登珠峰,理由是怕死。48岁那年,他终于和他心中的英雄王石一起登上了珠峰。

郁亮不仅房子开发得好,他对自己的开发同样也是非常成功的。他曾经说过,管理不好自己体重,就很难管理好自己的人生。

今天,对我和我的足球俱乐部洛阳皇家焦点俱乐部而言,同样是足以载入史册的一天。

当队友把罚点球的机会让给我时,我感觉这个世界变了,变得不可思议,变得异常奇妙。我从来没有在正式的对外比赛中进过球,更别说有机会踢点球。作为替补队员,能上场,能在球场上享受肆意奔跑挥洒汗水的感觉,就是最大的快乐和享受。

可一切皆有可能。队友和球星们指导我如何踢,甚至有队友告诉我用脚尖直捅进去。

我屏住呼吸,站住,调整呼吸,助跑,眼神盯着对方门将,作出一个要往球门左边射门的假动作,然后,一脚大力怒射,球直挂对方球门右下角死角。

留下纪念

比赛进行中

队长和球星

队友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但我看看湛蓝的天空,异常地平静,像大牌球星一样淡定。

山高人为峰。我们一生要攀登的就是自己心中那座山。

做中国式众筹首席架构师,会遇到各行各业的人,几乎都是每个领域做得比较优秀的代表。跳出地产行业,去跟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牛人交流,这本身就拓宽了自己的边界,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增加了我们观察这个世界的维度,让自己有机会多角度去审视别人,以多元的价值观去看这个世界。

为什么很多众筹项目迟迟落不了地?或者说明明有些项目非常适合做众筹,而项目方或发起人不敢勇敢尝试?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开发自己的潜能,或者没有开发自己的意识和意愿。

我们用中国式众筹的理念去开发我们沉淀的朋友圈,开发我们沉寂的资源,开发我们内在的潜能,开发我们思维的荒漠地带。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成长,就是一种进步,就是一种革命,就是一次心灵的自我洗礼。

倘若,我们有这样的心态,何愁众筹项目不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