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闲暇的走在大街上,看到好几家烤包子店正在出热气腾腾的烤包子,嗅着迎面扑来的香气,我们就决定早餐来吃一吃具有民族特色羊肉皮芽子制作的烤包子。这是新疆各个城市大街上随处可见的一种美食,一般供早午餐食用,虽说馅料都差不多,但一经不同的人制作,味道也会有所不同。
烤包子(维语叫“沙木萨”)和薄皮包子(维语叫“皮特尔曼吐”)都是维吾尔族同胞比较喜爱的食品。做烤包子得用新鲜羊肉,通常都会选择肥瘦均匀的羊腿肉,太肥太瘦的肉都不适宜做馅料,肉太瘦口感会很柴,肉过肥口感就会油腻,一般都得肥瘦各一半。
虽说我从小在乌鲁木齐长大,但是并不那么喜欢羊肉的味道,除了烤羊肉串,其他的羊肉制品几乎不去吃,吃烤包子的次数更是少之又少。说起吃烤包子这件事情,还要从留学时期开始说起,新疆羊肉制作的烤包子我不太能接受,但是俄式烤包子(Самса)倒是深得我心,俄罗斯的人烤包子是三角形的,分为鸡肉和牛肉两种,通常是烤箱制作,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吃起了烤包子。不过这次回家,这股诱人的香气成功吸引到了我,羊肉馅儿的烤包子也要决定再吃吃看。
认真的看着师傅钩出馕坑内最后一个烤包子,出于好奇得到同意后,我立马扒去馕坑瞧一瞧,馕坑底是无烟煤,可以感受到坑内四周的温度都特别的高。
制作时烤包子是贴在馕坑壁上进行烤制的,一般制作的时间是放满坑壁后加盖烤10分钟,即可出坑。这样一个馕坑可以满满当当的烤制100个烤包子!(这个制作过程类似于一些内地城市吃的缸贴锅贴类的食物,只是馅料调配有很大区别)
手握一只刚刚出坑的烤包子,心里美滋滋的,闻着味道是真香啊。
迫不及待的就来吃一口,第一口下去酥皮确实很可口,烤包子皮薄馅儿足,馕坑制作的食物这个受热原理决定着食物外酥里嫩的特点,当然还比较烫。
这次吃烤包子体验有点出乎我的意料,这家做的非常好吃,丝毫吃不出羊膻味儿,说明羊肉足够新鲜,配料足够用心,要给师傅一个大赞。
早餐还是来点汤水比较巴适,原本以为会吃不惯的烤包子,出乎意料的很好吃。一碗不加香菜的薄皮儿馄饨也真实在。
一块钱一个不大不小的汉族肉包,看起来馅料很扎实。独山子这个地方的物价在新疆来看还真是不高,比乌鲁木齐物价低了三分之一,可谓物美价廉。
这是一个边走边停边拍边学习的日子,努力和进步也总是在不经意间给我一个很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