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骗人这个事情竟然是从写作文开始。教育,不禁令人唏嘘。我问娃,每周一篇的周记为何编故事,她说老师要求命题。但是这周并没有发生老师要求的事情。老师可以布置议论社会话题,也可以选择读后感,没有发生却硬要写确实除了说谎没有其他办法了。
国文教育是存在很多问题的,为什么这几年并没有啥好文章,出啥大文豪,归根结底,为了维稳而噤声,为了粉饰太平而规避现实,只好歌功颂德或是只能写景。小学语文,基本一水的平庸散文。为何叫平庸,激荡不起任何思考。散文里面还是有善于遣词造句的大师作品的,但是,嗯,为何要收录一些,词不达意,没有任何能引发思考的东西?老师最后无奈,建议读童话还好一点。我们前几年批判网络文学的立意不行,题材偏颇。语文书现在是另一种极端,没有立意,没有观点,没有对抗,斗争和启发。和现在宏大的空泛的萎靡的找不到支撑的大部分人的精神状态一样。
好的文学是有一定承载力的。他能揭示你现实看不到的一面,哪怕是黑暗的给你看,然后能让你引发思考解决办法。或者是通过作者的经历文学创造和想象去阐述作者观点再引发思考。小说可以没有明确立意,但是事件人物走向本身,隐隐透露着作者的风骨。风骨这东西说不明白,我理解成能承载人性的沦散而不失去希望的精神?今年有一篇阅读题很有意思。大概说的是当一个文学作品成品的时候,实际作者已经死亡。最伟大的作者是读者,他们思想里的那一千个哈姆雷特才是令这个世界丰富多彩的缘由。严谨而有趣的文学应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