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呱呱坠地到白发苍苍有的人平平无奇但能欢愉一生,有的人腰缠万贯仍满心遗憾。“活着”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许多人闭口不提并不是因为毫无感受而是因为谈其无用,因为生活总是周而复始。你今晚对它谩骂,天亮仍还是得早起奔波。
八岁那年,第一次学会偷东西。我拿了母亲放在衣柜里面的10块钱,那天,我在周围的同龄人像是“富二代”一般的存在。10块钱对于十年前的小学生来说像是一笔巨款。在上学的路上,买来零食分给同行的伙伴。当时,他们看自己的眼神并不是感激而是羡慕。放学回家,生怕自己的行为暴露还特地跑去衣柜那拿了一张纸代替被偷的那张人民币。那晚罪行没有被揭穿,但吃晚饭的时候父亲特意的提了提最近的菜又涨价了,电费比上个月多了30块钱,想换个冰箱但又嫌太贵......。在想,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十三岁那年,第一次学会抽烟。那时候是第一次离开家去读中学,认识了新的“朋友”。似乎是因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在加上“青春期”的叛逆。对别人递来的烟没有拒绝,僵硬的手将烟拿在嘴边,点烟的动作是无比的生疏。被别人嘲笑的同时还面红耳赤的力争着,喊着“我小时候抽过”。后来因为别人一句谩骂对其大打出手,因此第一次被家长领回家反省。坐在父亲的摩托车后面,第一次觉得回家的那段路如此漫长,深秋的雨又是那样的冷,拍在脸上像迎面而来的巴掌。自己在后座抽噎的说“我错了”。父亲简单的说了“嗯”。从小到大他没打过我,这次也不例外。在想,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十六岁那年,第一次一个女孩心动。平时胆大包天的自己学会了小心翼翼,似乎觉得那个女孩就是前行的动力。尽力的去改变那副她不喜欢的模样,也换掉了别人唾弃的坏脾气。写的情书攥在手里被汗水弄湿了关键字仍然还在犹豫怎么交到她的手里,最后为了面子只能偷偷的放在她最不爱翻的哪一本书里。终于等到分别的时候,你告诉自己这次要鼓起勇气,万一她也喜欢你呢?算了算了,在等几年吧!你告诉自己。犹豫不决,连爱意都不敢表达。在想,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十八岁那年,第一次离开父母去上大学。临行前含着泪水和年迈的奶奶告别,一次次的推回她递来的几百块钱,她说不收下她会更加的想念。坐在大巴上把头靠在窗边,望着外面的景飞快的往后退,觉得这个地方既熟悉又陌生,待了十几年的地方此后开始变成一种念想。在他乡你渴望认识新的人渴望以前未有过的自由,身上的钱变得越来越不够用,在酒吧里又点起了烟,动作变得越来越熟练。父母打来的电话少了怨气多了寒暄。他们从不会告诉他们最近的身体好不好而是问你钱还够不够。每一次的电话他们都不会主动挂断,只为了多听孩子的声音。浑浑噩噩把日子荒废,却心心念念把时光填满。在想,我是否该长大了。
后来,我不再是少年模样。把短袖换成了西装,把头发梳成大人的样子。找了一份与梦想无关的工作,娶了个可以共度余生的人,不再去想何时长大。这也许是最好的结局了吧!
我们年少只想着像脱缰狂奔野马般的梦想,没有经受现实的毒打,用幻想策划了自己美好的未来。向父母保证了一定会混得很好之后,向喜欢的那个人承诺一定会创造很好的生活之后,却一无所有了。在不断接受现实之后,我们开始怀疑这个世界,是否给予我一点点不公。可如果再来一次,让时间倒回踏上列车的那一刻,我们还是会选择去在书上看见的诗和远方,即便我们知道那里有的,只是泥沼和深渊。
其实我们这代人,很多是没有后路的。
感到失败和望不到头的时候,没有那个外界默认的“避风港”。
不会觉得“就这样回家好了”,回到那个有爸爸妈妈的屋子里,把接下来的日子过完。或者重新振作再出发。
很多人其实不把家当作退路的。
低谷时,家人甚至会给予更大的压力。
我看到很多的年轻人站在路中间,就那样站着哭。身后没有灯火,身前白雾茫茫。
我们习惯了拥有依靠,不喜欢去思考如何前行,却从没想过有一天也要轮到自己背上行囊独自前行。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北岛《波兰来客》
什么是成长?是习惯孤独,是看淡别离,是拥有责任。
是我想回到八岁那年把偷来的10块钱放回原处,把十三岁那年的烟掐掉,把十六岁那年的话说出,哪怕有人问我喜欢吗?我能勇敢的说出“喜欢啊 本来就没说一定能在一起.
我很爱她 所爱非隔星河山海
只是隔了个他 所以我们分开了
你说我们喜欢吗?
电影摆渡人有一首陈奕迅的插曲
它的结尾部分是这样的
倒不如这样 我们回到拥抱的现场
证明感情总是善良 残忍的是人会成长....
情不敢至深,恐大梦一场,卦不敢算尽,畏天道无常”。还有,把十八岁的时光过好。不要眼睛一红,就觉得人间不值得了,散伙乃是人间常态,你我哪能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