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尽皈依。式詹庙貌长新,无人不肃然起敬;
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历朝加尊号。矧是神功卓著,真所谓荡乎难名。
关公其人:
关公,名羽,字云长,山西运城解州人,一生追随刘备,忠心耿耿,不避艰险,辅佐刘备成大业。关公的忠、义、仁、勇、信、礼、智的品质集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历代帝王不断对他褒封,被儒教尊为“武圣”,与孔子齐名;道教尊为“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玄灵高上帝”;佛教尊为“伽蓝菩萨、盖天古佛”。一千多年来,他一直是历来民间崇祀的对象,广受世人的拥戴,成为忠义、诚信的代表,平安的象征。
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博士Davidk jordan(汉名焦大卫)先生对关公也是景仰万分;“我尊敬你们的这一位大神,他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敬。他的仁、义、智、勇直到现在仍有意义,仁就是爱心,义就是信誉,智就是文化,勇就是不怕困难。上帝的子民如果都像你们的关公一样,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凝聚在关羽身上而为万世共仰的忠、义、仁、勇、信、礼、智等,蕴涵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渗透着儒学的春秋精义,并为释教、道教教义所趋同的人生价值观念,同时也是平民百姓的一种基本的做人道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关公典故举例:
忠的典故:降汉不降曹
公元200年,下邳失陷,关公被困上山,被张辽以“三罪说”劝降后,一直“身在曹营心在汉”。面对曹操百般拉拢利诱,关公“忠刘”之心坚如磐石。面对曹操派张辽的探问:“倘玄德已弃世,公何所归乎?”公曰:“愿从于地下。”这斩钉截铁的回答,充分表现了关公忠诚不二的决心。关羽不仅忠于刘备,而且忠于姓刘的汉朝正统,即被后人常常称道的“对汉之忠心”。曹操在许田围猎时,关羽曾因曹操有欺君凌上的僭越行为而有怒杀曹操之举,因刘备不允许而作罢。关羽自与刘备桃园结义后,心中念念不忘的是“我与刘皇叔桃园结义,匡扶汉室,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此志坚如磐石,直到战死麦城,始终未渝,在投降曹操时,关羽所约三事的第一款就是“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可见“对汉之忠”是关羽一生尊奉和恪守的重要节操。正是关羽性格中这种“对汉之忠”“对主之忠”的品格符合历代统治者的需要,关羽才被塑造成一尊无与伦比的忠贞雕像。
义的典故:桃园结义
关羽在涿郡(今河北涿州)结识了刘备和张飞,三人志同道合,一见倾心,友爱异常,亲如兄弟。后世传说,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曾在桃园结义。《三国演义》则"演义"出他们的誓词:"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虽是小说家言,但由于符合了动乱频仍的时代中下层百姓的心态,所以影响巨大。后世好多农民起义,都效法结义的形式,来巩固队伍,加强团结。关羽也就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从中平元年(184年)一直到死,关羽始终忠心耿耿地追随刘备,"随其周旋,不避艰险"(《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为了这个桃园结义,关羽一生追随刘备,有难同当,有福共享,荣辱与共,终身不渝。
在关羽身上除了对刘备的这种特殊的“义”之外,还表现为朋友之间一般的人际交往之“义”。这种人际交往之义可包括“英雄识英雄”、“一诺千金”、“讲友谊、守信用”、“光明磊落、刚正不阿”、“恩怨分明”等内容和方面。
仁的典故:仁待黄忠
210年,关公领命取长沙,与老将黄忠对仗。黄忠马失前蹄被掀倒在地,关公绝不趁人之危,反而喝道快快去换马来再分胜负,真是光明正大,亘古英雄难以比并。长沙守将魏延弒太守韩玄开城门投降时,关公且引领刘先主备入城亲访黄忠,黄忠于是归顺。
勇的典故:单刀赴会
公元215年,刘备取益州,孙权令诸葛瑾找刘备索要荆州。刘备不答应,孙权极为恼恨,便派吕蒙率军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沙、桂阳蜀将当即投降。刘备得知后,亲自从成都赶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将关羽争夺三郡。孙权也随即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益阳,抵挡关羽。双方剑拔弩张,孙刘联盟面临破裂,在这紧要关头,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不给曹操可乘之机,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双方经过会谈,缓和了紧张局势。随后,孙权与刘备商定平分荆州,"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孙刘联盟因此能继续维持。
信的典故:义释曹操
曹操占领江陵后,气势更盛,大有吞没"无立锥之地"的刘备和消灭江东孙权之势。这就发生了孙权、刘备联军大败曹操的著名的赤壁之战。十一月,孙刘联军在赤壁(今赤壁市赤壁镇风景区)大破曹操。关羽所率的一万精锐水军是刘备的主力,在这场战役中起了重要作用。后人为突出关羽"全交重义"的特点,演出了他在华容道义释曹操的细节,至今脍炙人口。也反映了关公重诺守信,恩怨分明的人格魅力。
礼的典故:秉烛达旦
公元200年,曹操率众班师还许昌途中,欲绝关公与刘备之情,在驿馆安歇时,故意安排关公与二嫂共处一室于偏僻处。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守护,自夜达旦,毫无倦色。操见公如此,愈加敬服。在整个保护二位嫂夫人期间,关公始终把二位嫂夫人的安危作为最重要的事,严守礼之道德原则,对二位嫂夫人礼敬有加,堪称礼仪道德之典范。行为礼仪做得严谨而又刻板,无丝毫可指责的地方,曹操见此也颇为感动。不仅如此,关羽还将曹操赠送给他的美女和金钱都调拨给二位夫人,并躬身侍候,日日按时间问候二位夫人,完整而准确地尽到了一个臣子兼叔叔的职责。
智的典故:水淹七军
公元219年,樊城之战。庞德屯兵于山谷中,关公见山谷中隐屯军马,又遥见襄江水势湍急,遂差人堵住各处水口,待雨大水发,放水淹没樊城,随后不久,曹操七军尽没水中。由此看出,在关公充满传奇色彩的戎马生涯中,不仅武勇“绝伦”,而且富于谋略。
作者:关公文化彭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