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无小事,预防是第一校园安全是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预防又是保证校园安全的最有效手段,最坚强盾牌。事故都是有固定的规律的,除了人类无法左右的自然灾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通过预防来避免的。
一、各种手段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思想上重视了,行动上自然就落实了。安全最忌讳的是麻痹大意,总感觉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是故事,与己无关,高高挂起,好像一切都离自己很遥远。
1.加大宣传,力争宣传实效。
我们通过多样密集的方法永不停歇地宣传安全问题,力争让每个人入脑入心,自觉发现危险,远离危险,告知危险,排除危险。集体行动起来,力量是无与伦比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何愁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班会、开展应急疏散演练、组织收看安全体验课、邀请民警进校园讲座、推送各种链接、安全教育平台、微信群讨论等数不清的方式对全体师生和家长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密度和力度有时候可以用“地毯式轰炸”来形容。
为了避免流于形式化,学校还要求在观看后写出体会,或者邀请部分家长到学校现场开小型家长会,所有任课教室参与,当面各个击破。
2.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
学校监控系统完备,通过网络化、多节点的电子传输渠道,对整个校园24小时监控,随时可查看校园内安全状况。
建立以校长为组长、以安全科长为副组长、以各班主任为组员的安全管理系统网。
学校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专门负责安全管理的人员,建立《校园安全全覆盖网格化管理实名目录》,人人担重任,人人有事干,人人必重视。
每班一个安全员,时时记录班上的安全情况,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告知老师。
学校建立从校长到班主任再到一般教师再到每一名学生的完整的学校安全体系。
3.签订安全责任书,以书面形式促安全弦紧绷。
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并把履职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建立起专兼结合、全员参与、以责任制为核心的校园安全网络。
4.各班主任要制定班级公约。班主任制定出本班安全公约,经常开展安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经常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对危及安全的做法及时批评和指正,把公约切实落实到学生中去。
每个班级都是学校的组成细胞,班级安全保证了,学校安全就有了保障。
二 、加大隐患排查,“防患于未然”。
有时候隐患不是一眼能看出来的,浮于表面的隐患好处理,可怕的是隐藏的隐患。
1.集思广益,听取意见。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一个人不可能是全才,所以有些器械或者校舍的安全隐患不是谁也能察觉的。但总有人在此领域有独特的慧眼,能发现其中的不足,这个时候,学校领导和教师一定要耐心倾听,真正重视,让提出的人也有一种成就感,能够乐于发现,勤快指导。
2.列清单,梳理可能的安全隐患。校园安全是一盘大棋,细节处处都是,如果不归类记录,就可能存在一些容易忽略的环节。要建立安全清单,并不断完善,安排专人管理,经常细细端详,个个咀嚼,勤于梳理,哪里还有不完备的地方,提高警惕,万不可疏忽。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如果真正一心扑在一项工作上,想法设法去发现,去改进,必然会逐渐进步。
3.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奖励机制。
对在安全方面提出独到见解或者发现安全隐患或者安全工作细致到位的人员,应大张旗鼓地表彰和奖励,树立榜样,提高所有人员的积极性。
反之,对不履职或者履职不利的人员应给与批评和责任追究。
三、抓住校园安全的特点和重点,下大气力。
校园是一个人员集中的地方,小学又是年龄较小的一个群体的组合,安全有其独特性,我们理应从最容易出事的最重点的方面入手,做到既全面铺开,又重点突出。
1.防溺水。溺水是青少年的第一杀手,近几年各级部门足够重视,学校更要把此项工作做实做牢。
2.交通安全。学生往返很多都是老年人接送,老年人的安全意识薄弱,腿脚又不是那么灵便,出问题多,要召开专门的老年人家长会;学生没有成年,但对电动车的欲望却极其强烈,往往违反规定私自骑车,更有甚者仰风扎猛骑出花样,更增加了危险性,必须加强教育,联合家长和执法部门共同作用,遏制住乱骑电动车现象;落实一盔一带,监督各种不遵守交通规则现象。
3.食品安全。学生往往对重口味的三无产品情有独钟,要调动家长和社会各界力量加大对三无产品的管理力度。
4.心理健康安全。社会的发展,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越来越大,这种无形的安全隐患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心理上可能有问题的学生要多加关爱,积极疏导化解。
5.防校园欺凌。坚决打击校园欺凌现象,零容忍,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把校园欺凌现象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
6.防火防电防诈骗。不许乱用火种,不准乱动各种电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随意上网交友,不轻信任何人的花言巧语。
7.日常行为安全。不在楼梯、走廊上打闹、推搡,不携带刀具和其它危险品出入,远离社会不良人员,上体育课时严格按要求使用器材,不做自己不能胜任的动作。
学校安全是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我们要有安全工作的管理原则、方法和途径。
四、家校社合力,共同搭建校园安全网。
校园安全是一项大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也不是单一的力量就能够保证的,这就需要社会各方动员,大家齐心协力,群策群力,步调一致,劲往一处使,最终把校园安全织就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 1.学校要积极配合派出所、公安局等各级部门,大力整顿学校周边的秩序,有效制止校外犯罪分子对校园的侵入,有效地保护全校师生的安全。
2.各级政府要关注学校的安全,全力协助。例如学校没有接送孩子区域,校门口道路狭窄,这都不是学校自身能够解决的。
3.学校周边环境非常重要。对各种超市、饭店要加大监管力度,三无产品下架,商品要符合卫生标准。
4.家长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家长自己不违反交通规则,家长不口出不逊无事生非等,学生会效仿,良好的家风家训会熏染最正直守规则的孩子。
5.整个社会都加大宣传。通过各种媒体、会议、任务手段全民总动员,积极预防,依法管理,各负其责。
五、加强教育,增强学生的防范技能。
提高学生自我防护和自救能力是学校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前提。
1.科学组织演练。演练要认真指导,让所有学生听从指挥,按照既定的演练程序和要求组织实施,让学生能够听懂、学会。
2.进行技能训练。能力是靠锻炼逐步培养的,技术是靠训练逐步掌握的,因此要加强技能训练,掌握防范技能。比如怎样使用灭火器,学生会了要领,万一碰到问题才不会慌乱。
3.活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去做,但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这就要求学校采用丰富多彩的手段去教授,比如:讲解示范,观摩演示,小组对抗,评比竞赛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开展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一些安全防范技能。比如,手抄报比赛,规定主题,让学生搜集资料,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自然就学到了一些防范知识,增强了自救能力。
5.定期进行安全知识讲座。邀请专业部门工作人员进校园,讲解安全知识。比如邀请派出所的讲解如何预防诈骗、应对校园欺凌的知识,邀请消防局的讲解消防器材的使用及如何预防火灾等;邀请地震局的讲解有关地震判断和逃生的知识等。专家进行讲座,专业性更强,学生的兴致也更强,效果事半功倍。
安全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首要任务之一,最好是不发生问题,这就必须从各方面做好预防工作,这项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重点以防为主,把活儿做细致,做到位。遇到新问题,要勇于创新,做到人人有意识,人人负责任,建立长效机制,把学校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履行好安全教育的使命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