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求贤若渴的有为之君不胜枚举,多谋善断的能臣虎将亦灿若繁星;然真正君圣臣贤又能从一而终者廖若星辰,能千古留名、感天泣地者更是屈指可数!有鉴于此,忍不住就想把这些人和事分享出来,见贤思齐、与君共勉!
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走进春秋第一对猛人(齐桓公与管仲)的世界,窥探一下他们光照千古、引领风骚的辉煌故事!
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三皇五帝,再到奴隶制王朝夏商周的迭代,华夏民族已历千年有余,直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博美人一笑,致使西周灭亡。平王东迁之后,诸侯国迅速壮大,王权旁落,开启了长达500多年烽火不断、相互攻伐的春秋战国时代。直到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启用历史第一相-管仲,经过多年苦心经营,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成就第一春秋霸业!
齐桓公和管仲能够走到一起并成就霸业离不开一个人-鲍叔牙!齐僖公死后,长子齐襄公和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位,当时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管仲辅佐公子纠。为了让公子纠顺利即位,管仲在公子小白回齐国途中设伏,还差点亲手将公子小白一箭射死(公子小白装死,瞒天过海骗过了管仲),就这样公子小白抢先一步回到了齐国,在高、国两家拥护下成功继承王位,等管仲和公子纠赶回齐国时,已无力回天。登上王位的公子小白(也就是齐桓公),决心杀了管仲以报一箭之仇,这时鲍叔牙劝住了齐桓公,并坦言彼时各为其主,不应加罪于管仲,且其才能是自己的十倍,希望让管仲代替自己辅佐齐桓公。在鲍叔牙的坚持下,齐桓公应允,从此齐桓公和管仲这对圣君贤臣开启了他们传奇的一生!
虽然有过一箭之仇,齐桓公用人不疑,启用管仲为相;管仲也是倾其所能,死心塌地为齐桓公治理齐国!公元前684年,齐桓公对管仲说“我想加强军备,讨伐宋国”,管仲不留情面,直接拒绝说“不可,内政不休,对外用兵不会成功”,齐桓公大怒,让鲍叔牙率兵讨伐,结果大败而还!从此以后,齐桓公让管仲放手做事,大修内政!在经济方面,将盐铁收归国营,制定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国力大增;文化方面,广邀天下人才,成立稷下学宫,天下有学之士接踵而至,齐国从此人才济济;军事方面,原则是“作内政而寄军令”,措施是“参其国而伍其鄙”,其内容为:将全国分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工商之乡不从事作战,实际从事作战 的是士乡十五,这是一种社会与军事相结合的战斗体制,也为后来大规模的战争作了准备;外交方面,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敬,得到广大诸侯的拥戴!
终于,在公元前681年,管仲向齐桓公建议,齐国与宋、陈、蔡、郑等国在齐的北杏(今山东聊城东)会盟,商讨安定宋国之计。遂国(今山东肥城南)也被邀请,但没有参加。管仲为了提高齐国的威望,就出兵把遂国消灭。鲁国本来比较强大,但因接连被齐国打败,又看到诸侯国都服从齐国,不服从齐国的遂、谭两国又被消灭,所以也屈服了齐国。不久,齐国与鲁国和好,在柯(今山东东阿西南)会盟。就在这次会盟中,发生了著名的曹沫劫盟事件。曹沫迫使齐国归还之前鲁国所有失地,齐桓公事后想反悔,但是管仲用大国不该失信让齐桓公归还了失地。
公元前680年,鲁、宋、陈、蔡、卫都先后屈服齐国,谭、遂两国早已消灭,只有郑国还在内乱。管仲因此建议齐桓公出面调解郑国内乱,以此来提高齐国的地位,加速实现做霸主的目的。郑国自厉公回国杀了子仪,又杀了恩人傅瑕,逼死大夫原繁,登位称君后,为巩固君位,就要联合齐国。管仲抓住这一时机,建议齐桓公联合宋、卫、郑三国,又邀请周王室参加,于今山东鄄城会盟。
公前679年,管仲又让齐桓公以自己名义召集宋、陈、卫、郑又在鄄会盟。从此齐桓公成为公认的霸主。公元前645年,管仲临死前齐桓公问谁可以替代相位,管仲推荐了公孙隰朋,并要求齐桓公远离开方、竖刁、易牙三人,管仲死后,继任的公孙隰朋、鲍叔牙两位相国继续沿用管仲所留下的政治制度。管仲的后代被任命为大夫,世世代代享受福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