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土生土长的沈阳人,小时候并不知道鸡架之于沈阳的重要性。明明鸡架就是和猪肉一样很普通的事物嘛。直到我到外地上学,认识了辽宁省内其他城市的同学以及后来全国各地旅游,我才真正意识到,似乎只有沈阳才对鸡架有着炽烈的热爱。
小时候最爱吃的是熏鸡架,菜市场里面,总有几家支着大铁锅冒着热气并散发出焦糖和煤炭相融合的气味的小摊,2.5元就可以买一个熏鸡架,熟食店的师傅通常都会询问,要不要拌?不拌的话直接装进塑料袋里。拌的话,师傅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把鸡架撕成几个部分,再放到拌鸡架的盆子里,倒入一点咸咸的汤汁、辣椒面、孜然、芝麻和一把切碎的香菜,将盆子来回抖动两下,放进塑料袋里,拌熏鸡架就算好了,也不用加钱,就是有点咸。家里的男性长辈都特别喜欢吃,便宜又实惠,夏天就着鸡架和花生米,喝着冰镇的雪花啤酒侃大山,每个人都是满脸的享受。
铁板鸡架和熏鸡架是同一价格,不过家长通常认为油炸食品有碍身体健康,所以都会拒绝它。越拒绝就越想拥有,每次经过买铁板鸡架的地方都会用可怜巴巴的小眼神对家长倾述自己对铁板鸡架的渴望。铁板鸡架和铁板鱿鱼的做法可不一样,扁平的锅里全是油,把同样扁平的鸡架放到锅子里用铁板按压到师傅认为鸡架熟了为止,铁板鸡架一般都是脆脆的,拿回家准备开动时,装着鸡架的内层塑料袋往往都已经被烫漏,一些油跑到外层塑料袋里,油腻腻的,但是吃起来真香!
童年时期一直都是以熏鸡架和铁板鸡架为伴,后来我又遇到了神奇的炒鸡架和烤鸡架,炒鸡架里面有大量的配菜,洋葱、胡萝卜、尖椒以及辣椒面、孜然等香料,总体很重口,吃起来很过瘾。烤鸡架是我现在的最爱,明明是鸡肉,可我总能在烤鸡架里尝到羊肉串的味道,边吃鸡架边嗦咯手指头,鸡肋不再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食物,而是消磨时间和品尝美味兼得的人间圣品。
再有一个经典的就是老四季面条的鸡架,老四季的鸡架应该是用高汤炖出来的,直接捞出来装盘,配着榨菜末和香菜,每次去吃面条都会要一份鸡架,面条和鸡架就着大蒜一起下肚,一年四季的标配。
在外地上大学和同学聚餐,张口就要炒鸡架,然后几乎所有人都用莫名其面的眼神看我,我也很是莫名其妙的看向他们,和炒饭一样普及的炒鸡架你们为什么这么看着我?之后才知道,其他地方基本不吃鸡架。“只有沈阳人才吃鸡架”听到别人口中说出这句话,我才真正意识到鸡架的特殊性,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对鸡架有了类似家乡特产的定义,并且践行了这个定义。只要有朋友来沈阳,我就会带她吃各种鸡架产品,直到人家认为我太小气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