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第八章 班会

有效班会的八大要素:

围成一个圆圈;

练习致谢和感谢;

设立一个议程;

培养沟通技巧;

懂得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

角色扮演和头脑风暴;

分辩人们之所以做一件事情的四个理由;

专注于非惩罚性的解决方案。

在用头脑风暴法寻找解决方案时,孩子们似乎也像大人一样会混淆后果——经常会试图通过把惩罚叫作逻辑后果而把它伪装起来。当要求他们专注于相关的、尊重的、合理的、有帮助的解决方案时,他们会很快明白过来。要向孩子们解释,为找到解决方案而做头脑风暴,意味着提出的建议要能够被别人用来帮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并能从错误中学习。

老师的态度和技巧:

1、放弃控制,邀请孩子合作;

有一项活动名为“请坐好”,参加者组成三人小组,每组中由一个人扮演学生坐在椅子上,另外两个人扮演大人站在椅子后面,各自把双手放在“学生”的肩膀上。“学生”的目标是要努力从椅子上站起来,而“大人”则要竭力让“学生”坐在椅子上。

结果那些扮演学生的人都说他们的感觉是愤怒、怨恨或彻底失望。他们把整个心思都放在了思考如何击败控制他们的那个“大人”或扯平的办法上,或者(更糟糕)以自我价值感的极大损失为代价放弃努力而驯服。扮演大人的则说,尽管他们在控制着,但他们的感受却是对局面失去了控制。

他们惟一想到的就是战胜对方,或不被对方击败。没有一个人想到,既使他们赢了,其代价只能是学生成为输家。

2、做出榜样;

老师要为你希望教给孩子们做的事情——好品格所需要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做出榜样。老师应该带头使用礼貌语言,比如“请”、“谢谢”、“不客气”等等

3、问启发式问题(苏格拉底法);

你想说的任何一句话都可以使用问句的形式。如果你想让孩子们知道,你认为他们太吵闹了,你就问:“有多少同学觉得现在太吵闹了?”如果你采用双向提问,会尤其有效。如果你问了有多少人认为太吵闹,就还要问有多少人认为不算吵闹。你越少表露你的看法,孩子们就越能做到自己思考。令人惊讶的是,孩子们常常会说出与老师如出一辙的说教性的话来,而这些话以前由老师说出来时,孩子们往往会抗拒。

4、要为一些问题承担起责任;

5、要客观,不要评判;

尽量不要评判。当学生们感到他们可以不受评判地讨论任何问题的时候,他们就会把很多事情提出来,让大家公开讨论并从中学习。

6、寻找每个行为背后的积极意图。

能够找到每个行为背后的积极意图是很重要的。这能让孩子们觉得受到了认可并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这是孩子改变行为的先决条件。在一次班会上,学生们讨论的问题是作弊。存在这个问题的一个小姑娘解释说,她在拼写测验之前看单词是因为她希望能够通过测验。米德尔老师问大家:“有多少同学认为想要通过测验的想法很好?”大部分同学都举起了手。有一个男孩子承认,他曾经作弊被抓到过,不得不补考一次。米德尔老师问道:“这件事对你有帮助吗?”男孩子说:“有。”这是两个从看似只能是负面的事件中找到积极因素的例子。

班会和家庭会议类同,多和孩子头脑风暴,不要自己设定答案,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以前我总是想把孩子引向自己预设的答案中,这一点应该改变下才是。当他想出好的点子应该鼓励和表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看了这个章节,真希望所有的老师们都能看看正面管教这本书,让孩子们每周都能参加这么有趣的班会。期待着下一章节的家庭会...
    Jenny_90a2阅读 4,746评论 0 0
  • @王然然妈 你的打卡让我想起来,我们班的班会会在自习开始的前十分钟,老师布置布置学校任务,奖惩一下同学们,就草草结...
    番茄麻麻_香雪冰芬阅读 2,860评论 0 0
  • 本 期 解 读 本 期 解 读 《正面管教》 荐 语 不知何时,声讨“熊孩子”就成了社会的热议话题,重点不在于熊孩...
    饮水思源806阅读 8,613评论 3 13
  • 1 都说“世上没有后悔药”,但只是粗粗一捋,生活中让人后悔的事还真不少! 一年来,最后悔的莫过于没能把小宝的头型“...
    远9898阅读 4,136评论 0 6
  • 对象序列化(serialization)和反序列化(deserialization)是将对象转化为便于传输的格式进...
    JerryL_阅读 12,156评论 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