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公交车上听了左麟右李的粤语歌,这些旋律是不是过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想起了小时候。
小时候,对面打铜弟家经常放这些歌,古典沧桑的旋律,还有四大天王和叶倩文,后来又换成了任贤齐、卓依婷。
当然打铜弟不打铜器,他是杀猪的,村里就他杀的猪多,卖的快,就这样,也致富的早。所以很早有了三用机、大公放、大音箱。
小时候,我知道什么季节种的是什么菜,收的什么菜。现在记不得了。萝卜是秋天种的吧?真的不大确定了。
那时明确的知道四季更替,春天后山的桃花开了,夏天门口池塘里的荷花开了,秋天早上起来霜打白了各家的屋瓦,嘴里哈出了白气,稻子也熟了。冬天脚会很冻,偶尔会劈头盖脸的下起大雪......
现在城里,到处都是绿油油的树,我已很久没注意有什么变化了。因为住的和上班的地方,没有桃树,没有荷花......
睡眠的质量越来越不好了,越来越迟。作为一个乡下来的孩子,从生理和心理都不大能完全适应这份热闹。已经没有了那份简单美好的心境,变得容易动怒,用老中医的话说:肝火太旺盛。
宝丽姐是容易开心的人,这一点是极具天赋的。在街上吃到一份口感很好的扁食,会瞳孔放大,语调飞扬的说“哎,真的是很好吃啊!”。我呢,则是一如既往的眉眼耷拉着,面无表情,尽管心里也觉得是好吃,但看起来像是坐在沙县小吃店里吃肉的佛陀如来,一脸的憋屈。其实,我也想跟宝丽姐说,没有憋屈,只是平静,尽管也很想简单美好,但是很遗憾没了那种能力。总之,宝丽姐还是觉得把我祸害了,一个幽默风趣的人结了婚生了子后变得如此无趣,像没了网络的手机一样。
昨晚重新看了遍纪录片《问道楼观》,老子说了:顺应自然,忘却情感,才能修生养性。
如果不能单纯美好,也可以选择顿悟超脱,心如止水嘛。也可能是更高的境界,宝丽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