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形成Becoming。核心观点,时间万物需要额外的能量和秩序来维持自身,所有事物都在缓慢地分崩离析,生命的本质,似乎是维持。乌托邦,反乌托邦都不存在,人类处在进托邦的世界。升级成为新科技的维护表现,不断变化的数字扑面而来,深刻改变世界,影响个人。而在这些缓慢堆积起来的巨大变化中,每个人都是菜鸟,一直是菜鸟,永无休止。本章的论证部分作者主要梳理互联网的发展轨迹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让读者意识到互联网在短短30年中的成就,以及畅享未来人工智能更大的颠覆。
第二章知化Cognifying。主题也就是本章的结论是,我们在知化(知化意为赋予对象认知能力)没有生气的物体后会得到许多的好处,(我的理解就是人工智能)而这对日常生活的颠覆将是工业化的百倍。作为论证的例子有医学将发展到人工智能判断病例的地步、摄影术逐步发展以至于不需要我们背很多又大又重的装备,以及看似不能但有望知化得以加强的领域。随后,作者叙述了人工智能的三大突破:第一,廉价的并行计算(主要讲大脑神经元和人工智能软件的基本结构的相似与延伸);第二,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础;第三,更好的算法——深度学习算法,让计算速度有了大幅提升。只要这些技术趋势继续下去,人工智能就将持续进步。作者的初步判断,未来的人工智能将由两到三家寡头公司主导,并以基于云端的多用途商业产品为主。作者还对人工智能进一步加以分析解释,认为人工智能将重新定义人类。人类和机器人的关系被作者氛围四大类:第一,人类能从事但机器人表现更佳爱的工作;第二,人类不能从事但机器人能从事的工作;第三,人类想要从事却还不知道是什么的工作;第四,(刚开始)只有人类能从事的工作。他归纳的人对机器人的态度变化也很生动,但是很长,我就不赘述了。但是不必为机器人抢占人类工作过分焦虑,作者在本章最后给了读者一些甜头,未来的趋势应该是人类和机器人之间将形成一种共生关系,人类的工作就是不停地给机器人安排任务,苦差事交给机器人,我们去做那些拓展自身意义的事。
第三章,流动Flowing。啥是流动?互联网的根本动作就是将我们使用它时所产生的一切行为、一切特征、一切想法拷贝成了复制品。而复制品的通讯过程就是自由的流动。数字经济就是这样运转在自由流动的复制品河流中,也就是说让某种东西流动起来的前提就是将其数字化。数字通讯网络经过设计,尽可能地减少了复制品流动的阻力。作者用音乐产业作为例子解释这种流动的发展过程。最早唱片刻录在唱片中,可以卖钱,后来唱片在网络中免费发行,音乐产业一度萧条,到如今音乐产业数字化又让音乐产业重新花样翻新。从音乐产业的发展,作者总结出流动中的商机:当复制品大量存在,会催生出“免费”这件事,就会变得没价值,而无法复制的东西反而会变得罕见而有价值。什么无法复制,比如信任,举例网购,人们更喜欢和信任的人打交道,声誉高的带货主播薇娅、李佳琦就是很好的例子。这种经常地为信任支付额外费用不就是品牌营销。作者总结了八种“比免费更好”的原生特性:1.即时性2.个性化3.解释性4.可靠性5.获取权6.实体化7.可赞助8.可寻性,良好利用这些特性性的网络文化产品近期都发展的不错,比如网络游戏狼人杀剧本杀之类的,转成有实物有场景深度体验馆,深受年轻人喜爱,需要探索开发文化产品前,这些特性真的需要好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