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齐齐最近在学校里玩了什么游戏,开始沉迷于用手做枪状,对遇到的每个人“biu biu biu~”大多数时候我都不会阻止他玩自己喜欢的游戏,除非在马路上或是电梯里对陌生人“biu biu”,我就会认真地告诉他,这是不礼貌的行为,让他道歉。
今天傍晚放学时天下着小雨,我没有让他去小区里的游乐场玩,而是直接带他回了家。可能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户外活动,他的精力有点过剩,满屋子跑着拿手指着我“biu biu ”。
一时兴起,我逗他说:“你这是在干什么?”他说:“我要biu妈妈!”
“biu 妈妈是什么意思?”我经常会用这种提问的方式引导他表达自己的想法。
“打死妈妈~”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充满稚气的脸上甚至都没有什么表情的变化。
不过,我也没有生气,而是继续温柔地问他:“你知道「死」是什么意思吗?”
“死”这个话题,对于一个不到四岁的孩子来说确实太艰涩了。他想了想,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
可能有人会说,孩子还这么小,跟他谈“死”会不会太早?
确实,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死”是一个比较忌讳的话题,或许是因为孔子的那句“未知生,焉知死?”仿佛,在没有活到“知天命”的年纪之前,谈论“死”都显得过于儿戏。
于是,在我们的教育里,不只是没有人会跟孩子谈“死”,成人之间都很少谈论“死亡”。然而,“死亡”又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无论你如何抗拒、回避,它都不会消失。
说到底,我们抗拒谈论死亡,是因为我们无法抵挡死亡的来临,更无法战胜心里对死亡的恐惧。可是,如果有一天,孩子问你:“妈妈,你还会死吗?”
你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是用善意的谎言欺骗,说——“妈妈不会死,妈妈会一直陪在你身边。”还是诚实地跟他谈论起“什么是死亡”,并告诉他——“如果妈妈死了,你要怎么办?”
如果你不知道要如何和孩子谈论起这个话题,我推荐你读一读这本《小伤疤》。
这是一本来自法国的生命教育绘本。作者夏洛特·蒙德利克是法国著名的童书作家,多年以来从事绘本及青少年小说创作,至今已出版超过十五部作品。
这是一本很薄的书,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失去的悲伤故事。全书以红色为基调,线条并不复杂,但对小男孩情绪的描绘却极其准确。
一天早上,小男孩的妈妈走了。起初,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有什么不同。可是,当他起床后,发现家里闻不到咖啡香,也听不到收音机的声音。想必,妈妈还在时,每天早上起来就会打开收音机然后煮咖啡。
他知道,妈妈并不是像大人说的那样“永远走了”,她是“去世了,一辈子都不会回来了”。一想到妈妈就这样抛弃了自己和爸爸,他就有点生气,而且,他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像爸爸这样被抛弃的大人。
为了留住妈妈得到味道,他捂住了耳朵,闭上了嘴巴,还关上了家里所有的窗户。为了将妈妈的声音藏在心里,他跑得精疲力尽,最后跌了一跤,弄伤了膝盖。
感受到膝盖上的疼痛后,他忽然发现,只要自己受伤了,妈妈的声音就会一直在。为了留住妈妈,他甚至抠破了已经要愈合的伤口。
看到这里,想必每一个妈妈都会感受到一种锥心的痛。如果有一天,我们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们的孩子要怎么办?无论我们有多么不舍,都不可能陪伴他到人生的终点。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更忍不住回想起几年前妈妈离开后的一幕幕。那个时候的我很难接受妈妈离开的事实,我也很怕,怕会忘了妈妈,那个胖胖的总是微笑着的女人,我想留住关于她的所有记忆,然而每次梦见她,醒来后我都想不起梦中的任何细节。
书的结尾,小男孩的外婆来了,她打开了家中所有的窗户,让阳光照进来。
外婆对小男孩说,每个宝宝都会长大,妈妈迟早都要离开。然而,无论妈妈在哪里,她对我们的爱不会消逝。
“只要你摸摸自己的心,妈妈就一直在那里。”
原来,无论何时,妈妈都会住在我们的心里,只要想到妈妈的温柔和宠爱,我们的心就能感受到温暖和爱意。
不知不觉,小男孩腿上的伤疤愈合了,长出了光滑的新皮肤。最后,小男孩静静地躺着,双手交握在胸前,感受着心的跳动。我想,那一刻,他一定感受到了妈妈的陪伴。
在《小伤疤》里,最打动我的,除了小男孩想尽一切办法要留住妈妈的行为,还有父亲在面临挚爱去世后的自我疗愈的举动。父亲无法接受妻子去世的事实,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开始失去妻子的第一天,他就那么坐在安静的房间里,直到小男孩醒来。
不过,父亲并没有一味沉浸在自己的悲伤里,他开始努力地想要照顾好小男孩。尽管他并不知道如何“把小面包切成两半,都上上下下涂满蜂蜜”。
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在小男孩面前隐藏自己的情绪,伤心时也会忍不住哭泣。于是,小男孩明白了情绪是需要宣泄的,在不开心的时候可以“赖在地上,哭得很伤心。”
只有悲伤得到宣泄,伤口才会真正开始愈合。
在一个家庭中,至亲的离世并不只是大人需要面对的事,孩子也同样需要学会面对不。身为父母,我们在面对死亡时,也一样会感到恐惧和痛苦。
然而,我们却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来增加对死亡的了解,从而舒缓死亡带给孩子的不安和紧张,帮助孩子懂得,“死亡不可怕,因为我们心中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