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每次连续坐了两三个小时后,总感觉腰疼腿疼屁股疼,还一直都找不到原因?,这很可能是因为患了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以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疼痛为主的综合征。多是持续性疼痛并阵发性加剧,很少出现间隙痛,疼痛从臀部,沿大腿后面、小腿外侧向足部放射,行走、咳嗽、喷嚏、弯腰、活动下肢时疼痛加重。
坐骨神经痛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且从发病趋势来看,本病已经覆盖了各个年龄段。
每当发病前它会向人体发出一些信号。当发现下列信号时,你一定要提高警惕,很可能是患了坐骨神经痛的
一 、坐骨神经痛的常见信号
1患侧下肢疼痛
患有坐骨神经痛,可以明显感觉到患侧下肢及腰部疼痛。疼痛的特点在持续性的钝痛或针刺样的疼痛,且疼痛因咳嗽、打喷嚏、用力等动作而加剧,屈膝屈髋或取健侧侧卧休息后疼痛可以减轻,坐位则较行走更为疼痛。
2跛行
跛行与坐骨神经痛密切相关,因为在能引起坐骨神经痛的疾病中,走路时可加重腰椎管及椎间孔变小,坐骨神经受压产生疼痛,从而出现跛行。如果患者蹲下、坐下或者平躺改变姿势,则改善了椎管的状态,消除了下肢肌肉活动时的刺激来源,症状也会随之减轻或者消失。
3活动受限
由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患者,可出现明显的腰部活动受限;由骶髂关节发病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患者,可出现盘腿动作受限;由梨状肌损伤综合征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患者,患肢可出现内、外旋转,外展活动受限。
如果出现以上的三个症状,那你真的要小心了,要尽早开始治疗,不要让病情越来越严重。
出现坐骨神经痛之后,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手法缓解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