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
凌晨四点多就开始下雨,大雨,暴雨。
没办法,蜗居的一天,不好出门。
只有我和婆婆两个人,吃完早饭,收拾好就上床来了个回笼觉,美得很。
中午我做了鱼丸蛋花面,好吃到爆。
煮了银耳红枣羹,喝的时候还放了点红糖,口感简直不要太棒。
做了黄桃罐头,酸酸甜甜,美味的很,出锅放凉,收进冰箱,再吃的时候那叫一个爽。
对吧,不能出去转,那就在家里转,用心做出美味,然后和婆婆一起享用,她仍旧是碎碎的念着自己世界里的鸡毛蒜皮,也不在意我是不是听的懂,更不在意我是不是感兴趣。
人和人的相处其实真的有好多可以摸索的东西,最佳状态就是既能让对方舒服,也不要勉强自己,而现实中这并不容易。
我会听,特别耐心的听,时而会问一下情节,尽可能的参与一下,但是我非常清楚,这样的相处方式短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长期的话恐怕就不好说了。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感受,也会有情绪表达,当感受并不是很好,表达又不能太坏,这中间的落差慢慢就会积累成一道沟壑,填不满,抹不平。
天长日久的平淡是什么样的呢?我设想过,假如我们一直在一起生活,不可分拨。
我会很自我,想吃的时候,想睡的时候,想玩的时候,不想做饭的时候,不想起床的时候……顺从自己,才会不至于付出太多情绪劳动。而站在对方角度,就会觉得这个媳妇不合格,好吃懒做,任性自我……
没有任何绝对的理由说怎样的方式才是最好的,这个世界上的事情也可能根本就不存在最好。
她心里有点慌张,在某一特定的对话中,总会有所显露。但每次发现我都会尽量用一种什么方式帮她消除。
比如,我会特意留一点她能做好的事情给她,态度上会非常的自然诚恳,需要她的帮助,她才会觉得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任何人,不分出身和学历,都需要对自己有一个自我价值判断。社会角色的扮演也是借由这样的判断作为根基。
为什么老人都离不开自己的家,孩子的家再好都没办法和自己的婆家比,不是“家”本身的价值多寡,而是自己在环境里的价值多少。
婆婆如果在她自己的家里,那就是“家”的灵魂支撑,也是最大的付出者。那样的付出不但不会让她心生疲累,反而会激发她的自我认同感。
有用的人,才能活得踏实。这里的有用其实是相对的,也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主观判断。
我也会老,也终会有一天面临这样困惑的自己。在自己的家和孩子的家中间游移,试图找到一个可以平衡的点,但似乎总是徒劳。
那会是一场自己发动的辩论,对方辩友就是住在身体里的另一个自己。
边界如何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