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儿子刚上一年级时,曾经有一段时间,他从放学后4:00开始做作业,一直做到晚上10:00多,整整6个多小时。
你的第一个想法,是不是会联想到现在的教育体制是那么的恐怖,学生每天要承受着超负荷的大量作业,孩子做作业到晚上11-12点该算是很正常的。
其实并不是他的作业有很多,实际上只有3-4份作业,每一份作业内容不多,一般孩子大概1-1.5小时就可以完成。
“读写障碍”这个词也许你是第一次听,可是对于孩子有读写障碍的家长,每天辅助孩子做作业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这是一般正常孩子的家长,无法体会到的感受。
一般有正常学习能力的小学生,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家长适当的监督,每天的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按质量完成。
我的儿子被评估有读者障碍是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最初发现他写的字,经常出现镜面字、漏笔、张冠李戴等,听写默书的成绩基本很难拿到高分。于是带他到临床心理学家那里做了一次评估,评估结果显示,comprehension和code这两项分值低于正常孩子水平,严格来说就是存在读写困难。
评估归评估,学习还是不能停的。最困难的是,当时每天看到儿子拿着笔对着作业的模样,简直就是要了他的命一样。他不是不会做,就是恐惧写字。估计那种痛苦,对于他而言,就像我们正常成人不懂日文或者韩文,然后逼着你对着一堆是日文或者韩文说明书的时候,完全看不懂的那种感觉。
孩子的大脑,无法正常的去理解和记忆中文汉字的形状、结构和意义。
久而久之,写作业对于孩子,就是一个恶梦。孩子慢慢的厌倦了阅读书写,能逃则逃,尽管孩子一点也不笨。
然而,孩子又很担心第二天回到学校没有完成作业交给老师,只能拿着笔在桌子面前苦苦皱眉。可见,孩子每天做作业的心情是多么的复杂和矛盾。
读写学习对于有读写障碍孩子来说完全是一种折磨。特别是写作,因为写作的时候,几乎每一个字都要靠自己的大脑记忆去把它提取出来,写在作业纸上。
记得在我儿子长达6个多小时做那么几份作业时,孩子一直在东磨西磨,无法进入专注写作业的状态,他似乎是在想方设法的逃避写作业。作为妈妈,我不能放弃,只有带着爱心和耐心,慢慢的陪着他坚持,直至他完成为止。
后来有一次,我帮助孩子复习听写的词语时,我当时已用了一些特别的方法去教他记忆。他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很沮丧,因不能全部记住那些词语,并把词语默出来。
当时儿子突然感概地说:“我班上的班长写得很快,成绩也很好。我觉得自己写字像乌龟一样的慢,怎么可能跟班长比呢?”
我听了吓了一跳,他才6岁多,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幸亏我当时听了没有气馁,马上纠正跟他说:“你有听过龟赛跑的故事吗?”
儿子肯定地回答说:“我知道。但只要兔子不睡懒觉,肯定会赢乌龟,乌龟爬得这么慢是不可能赢的。”
我接着问了他第二句话:“假如在乌龟的身上加上一些装置,比如装备4个轮子,就像车一样。那么你说乌龟开车这么快,有可能会赢吗?”
我的儿子,眼睛突然亮了一下。突然间他似乎明白了一些东西。
一两句对话,让我自己也突然间开始明白了一些东西。
对待有读写障碍的孩子,父母不能用正常的辅导方法,每天去追着他写写写,相反的要想方法给孩子配备一些有用的装置或者工具。同时,只要把时间花在学习掌握那些有用装置或者工具如何操作上,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从那之后,我把辅导孩子的重点核心开始转移。在那之前,我把重点放在用什么方法让孩子记住更多高频字。在那之后,我开始去寻找一些工具,一些能够对他有所帮助的工具。例如,手提电脑或平板,录音的手机,录音转文字的软件等。
之后在写作文的时候,我通常会让他先录音,录完以后,他可以反复播放出来,然后听着录音,把作文重新写出来。我让他学中文拼音打字,让他去上中文补习班时带上手提电脑,在电脑屏幕上打字。免去了他拿笔写字的纠结,相对的他更乐意接受使用这些工具,他写作的意愿则有了大大的提升和帮助。
如今,从评估到现在已经走过了5年。孩子这5年里拿笔写字的机会,大大的减少了,相对的,他对着电脑屏幕的时间大大增加。很明显的,我现在看到的是,他已经开始熟悉地运用现代科技的工具,来帮助自己完成作业和写作。
我相信,对待特殊的孩子要用特殊的方式。
只要给有读写障碍的孩子找到适合他的装备和工具,一旦掌握了怎么驾驭这些装备工具,知道吗?即使跟乌龟一样慢,乌龟要赢兔子的几率肯定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