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的城市|家乡

我来自一个南方的小城,不大,有一条穿城而过的江,四周有山绕城,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扩增,城市逐渐扩建开发,从老城区外围高高耸立起越来越多的新楼盘。

城市演变的瞬息万变里还有一份熟悉,和一份来自家的温暖。

隐约可见新建起的楼盘

前几年新建的跨江大桥,并不通车,因为连接的是尚未开发的地区。于是渐渐变成了市民傍晚休闲散娱乐、纳凉的好去处,熟人见面打了招呼,坐下来一聊就是好一会儿。也有一个人来的,手机小声放着歌,呆呆的望着水。

跨江大桥边的江景

春节前夕,早市最热闹。城里最年久也是最大的菜市场,人头攒满了狭小的通道,匆匆擦肩而过的有提着大包小包购买年货的主妇或者赶着买好菜回乡里的归家人。

春节前夕忙碌的早间菜市

在老城区的街道上还有一些传统的理发店,简单的桌椅和一面镜子是店面的全部,来往的都是熟识的老客,价格实惠,手艺精巧,口碑相传。

传统的理发门店

之前看了一部纪录片《敬大爷和他的老主顾》讲的是传统刮脸理发的手艺人,今年回家意外发现这些不起眼的小店竟然会替先客人刮脸再理发,但是这种传统的手艺正随着新式理发店而渐渐受冷落、渐渐消逝。

刮脸:慢慢消失的传统手艺

烈士墓的小广场平日是老年人活动的聚集地,还有一些老人自主成立了一个小乐队,拿上自家的乐器,在弹奏时各司其职,合作得很好。

小广场的老年人乐队

每每到节假日,市场街边摆满了家禽的临时摊点,摊贩们都拿出最漂亮、最肥美的家禽绑在竹笼上以吸引更多的客户。

家禽市场的大公鸡

由于春节将近,卖对联的商贩也集在老街形成了一个临时的对联市场,各家把写好的对联一一挂出来供人挑选。

挂对联的老爷爷

回外婆家,先坐车到镇上,在一条主街道的小商店等舅舅骑摩托车来接回村里。说是主街道,只有一些零售商店,水果摊,和油炸小吃的摊点,而这里,就是迎接归乡人和送走外出读书的孩子的“月台”。

镇上的主街景


傍晚的静谧小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