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频是台湾创意天后,写出了很多经典的文案和书,涉及生活、创意、旅行、爱情和广告等各种题材。本书是创意天龙八部套书中的一本,是针对读者和朋友的一些沟通和问答,本书恰好是切入到这套书的一把钥匙。
从最简答的问和答来开启一段学习的旅程。
对于一个问题的见解和看法,会有许多形式的定义和标准的回复方式。也许,随着一个人阅历和年龄的变化,对于一件事情,也会生出不同的见解,许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懂了,其实也是恰好的年纪遇见那个恰好的曾经。
包容、发展和开放的拥抱一切可能,才会生出意料之外的美丽之花。
书中涉猎了三大主题,分别是文案与创意、写作与出版、旅行与人生。
每个人都会有已有的价值观体系,虽然对于书中有些观点比如灵性、转世等学说,可能是自己思想在唯物主义价值观里侵染的太久,许多说法不敢苟同。
从作者解答的过程中,还是会有许多启发和感悟的。
创意
当我们还是孩童,我们会有无穷无尽的好奇心,会问很多为什么,有着绚丽多彩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思维的灵动和婉转无法表述。当我们慢慢长大,我们有了羞耻之心,有了自尊,拘泥于别人的脸色,不再暴露自己的无知,隐藏了自己的求知欲望,淡化了自己的探索精神。慢慢的,我们因为成长,反而失去了许多最应该保留下来的精神和品质。
就像李欣频在回答别人,自己是否也有创意枯竭和难产的时候?她的回答就是,一个人经历社会的教育和成长,把自己原有的想象力和求知欲水平降低了。
首先,要想办法打开,让自己通过艺术、电影、旅行、生活和书籍的体验,把自己所有的感官打开,让自己的感觉变得敏锐起来。高强度的刺激有利于打开自己的感觉,找到自己的敏感度是基础。
其次,通过大量的输入,要及时的记录和保存自己的感悟和灵感,制作一个自己随时可以调用素材库,那么通过积累,日后也不会无计可施了。
最后,就是要保持让自己做事情达到一个“流”的状态,即专一和强体验,让自己在一个不被干扰的事宜环境中工作和学习。
网络
此处的网络是广义的指代,比如人际关系网络、学习网络和思维网络。
比如构建一个多角色、多任务和多重结构的人际关系网络,与不同性格、专业和特质的人定期聚会、分享和沟通,通过彼此不同角度的交流,会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成果。别人总会从一个自己看不到的角度给以回答和印证,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差异性的互补。
感动与体验
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许多时候需要创造感动。比如我们的一个提案,如果自己都不能被感动,就不应该拿出来,没有感情的产品或作品,是不会产生共鸣的。
学习同样也是创造感动,当专注于学习状态中,感觉自己处于一个屏蔽了时空的氛围中,思维像水流一样在问题思考和创造的步骤里流转。
教与学
教者只是一个互动关系里面的角色,教与学不存在主与从的关系。教者,当以参与者的姿态,是一个启发者,所有的进步和感悟都是学习者自我探求的结果。比如,现在广为流传的教练技术,就是一个在自我成长中此观点的很好例证。
这点,也对于教育有更多的启发和理解。为人父母者,也应当借鉴一下,怎么样在不损伤孩子积极型和自主性的前提下,自我发觉和学习。对症下药,多一些包容和耐心,是一个系统工程。
时间
时间的精髓在于专注、规划和灵活性。
要尊重时间的客观性,时间不会因为我们的情绪而改变,要提前规划好,预留出足够的机动时间。做事情更要专注,只有把相通的工作安排在足够大的时间网格中,才会有足够质量的产出。
旅行
旅行就是体验和融入,以全身心追求当地土著居民的生活和文化体验为最佳标准,在历史、时空和地域的流转里,体会差异性的碰撞,而这些又可以作为自己写作和思考的素材,让自己储存足够多的养分。
家,就像一个符号,与旅行并不冲突,它并不是地理的意义,而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思维状态,当感受到认同感和安定,家就是了。
一个求知者,可能并不感觉旅途的颠婆和麻烦,而是兴奋和发现的惊喜。
读书和电影
读书和看电影是最好的转换自己角色和视角的学习体验,当我们看一部电影,可以从导演、摄像师、编剧、主角或配角的角度来审视,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拍摄,如果是自己又会怎样去拍等,当我们试着从这些角度去观察,那么我们就给自己无形中增加了更多生命的成长厚度。
假使我们曾走过,生命已不再苍白
假使我们体会过,感觉早已真切
假使我们看过,风光绚丽而多彩
假使我们不再,脚步慢且合拍
时光就像一把锁
锁住了记忆和现在
读书、思考和生活
愿做一个真实的自我
——文白
以上内容,转载自晨思漫读(微信公众号:chensimandu),专注于读书、思考和学习的公众号。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