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面临越来越多的选择,却感觉越来越不幸福。《精要主义:如何应对拥挤不堪的工作与生活》指导你选择一种少而精的生活方式,重新掌控自己的幸福。我们来看看精要主义者是怎么想的,怎样才能成为精要主义者。
①
精要主义者想什么
(一)我选择我要做的事。
恩格尔说:“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选择的能力”。
想想自己生活中,有多少放弃选择权的时刻:放弃自己钟爱的文学,读“有前途”的经济学;放弃自己选择伴侣,去见“条件好”的相亲对象;放弃决定晚餐吃什么,结果吃到讨厌的臭豆腐……放弃选择,等于承认自己“不是人”。
如果我们自己不选择,等于把选择权交给别人来替我们选择。
(二)只有小部分的事情是重要的。
“幂次定律”是指某种努力与其他努力相比,会使成果呈指数级增长。帕累托的“80/20定律”也告诉我们,80%的工作成绩是由20%的努力创造的,“20”就是幂次定律中的“底数”。
花时间来探索自己所有的选项,目的就是要找到的最关键的“20”或“底数”,即使花费再长的时间也是值得的,因为磨刀不误砍柴工。
(三)我能做任何事,但不是所有事。
经常坐飞机的人都知道西南航空只做廉价航空,可它的利润率在同行业是最高的,这源于管理层的精要主义思维:只做最廉价的,其余不做。
接受任何一个机会,都需要舍弃其他几个机会。强迫权衡后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就能极大增加实现目标的机会。
②
怎样成为精要主义者
成为精要主义者的第一步是探索,就是全面评估,真正区分出“80”和“20”。
在专注于某项事情之前,先广泛地探索和评估各种选项,以保证最后做出的决策是正确的。要留出时间和空间,以一种佛家“观自在”的状态观照自身和环境,确保找出真正的“20”。
国民学长李柘远18岁考取耶鲁大学。在找到耶鲁这个“20”之前,他的目标是北大、清华和港大。“复旦附中学生获哈佛、耶鲁、斯坦福等名校录取”的报道让他看到了考取“常青藤大学”的可能,然后他又找到更多的相关信息,确认要报考美国大学。之后,他尽一切可能了解耶鲁:关注耶鲁的名人,搜集报考信息等等,甚至与耶鲁大学零距离接触。接着,他客观分析了自己的情况,从而确立了考取耶鲁这个目标。
成为精要主义者的第二步是排除,就是采取一切办法,摆脱无意义的“80”。
在区分出“80”、“20”后,还要积极摆脱无意义的“80”。要确定清晰准确的目标,学会勇敢优雅地说“不”,为自己设置止损底线,与他人设立边界,以增大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李柘远在高三时做出了一个决定:放弃国内大学保送资格,专门请假在家全心备考耶鲁提前批。这是他为摆脱无意义的“80”而采取的措施。在这之前,他充分评估了这个决定的可能性,也为自己留了后路:提前批失败,再申请正常批,再失败再转战国内高考。在别人看来孤注一掷的举动,其实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成为精要主义者的第三步是执行,设立流程,让有意义的“20”做起来毫不费力。
一旦确定精要目标,就必须设立一套体系来执行。要基于最佳情况,考虑最坏可能,制定出应急方案;扫除执行过程中的一切障碍;设立一套标准化流程,以减少意志力消耗;还要专注于当下所做的事情。
请假回家备考,李柘远制订了严苛的复习计划:8:30到图书馆做题,中午午休半小时,下午继续复习到傍晚6点闭馆,晚餐前运动半小时,晚饭后学英语,每天保证9个半小时的有效复习时间,风雨无阻、周末不休。标准化的流程和专注的精神,最终使他一次性通过SAI考试,拿到了申请耶鲁大学的“敲门砖”。
最后,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成为精要主义者的三个步骤:全面评估,真正区分出“80”和“20”;采取一切办法,摆脱无意义的“80”;设立流程,让有意义的“20”做起来毫不费力。
参考书目:《精要主义:如何应对拥挤不堪的工作与生活》,[英]格雷戈·麦吉沃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