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静
“老妈,有的同学去英国游学了,有的同学正在外地旅游了,有的……”孩子一边看着刷着QQ上同学们的空间动态,一边跟我说。
“那你怎么不想出去旅游呢?是不是以前暑假玩得太多了?”听他聊着,我好奇地问了一句。
他回答,“嗯,差不多吧。”当然,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明年要中考,他也不想到处旅游了,该补补课了。
还没有放暑假时,他就提醒我,“老妈,你今年暑假不要总是安排我出去旅游哦。”
发现没,真正放开让孩子玩过以后的话,他也就对玩没有那么在意了,反正自己随时想玩我都支持,从小到大我都鼓励他多出去玩。
往年的暑假,两个月几乎都是穿梭在不同的城市里玩耍,恨不能在一个城市里安营扎寨似的,玩得乐不思蜀。
简而言之,暑假就是用来玩的。当然,每次出去旅游时,孩子都有年龄相仿的同伴一起,所以,玩得都很惬意。
小学六年以及初一暑假,除了写写暑假作业,孩子也从来不补课,就是约约小朋友一起玩耍,他过得倒也快哉,所以,今年升初三的暑假,他觉得以前自己玩得太嗨,也就主动想要适当地补点课,在家休息、写写作业,不想再象往年到处跑了。
所以我想,对于孩子爱玩的天性,我们如果疏而不堵,好好地鼓励他玩,该玩的时候就应该好好玩、多玩玩,他反而不那么向往玩耍了。
有时越是约束孩子的玩耍时间,越是让孩子穿梭于各个补习班之间,也许孩子越是反感。
我记得有一档电视节目,在街上随机采访,孩子们普遍反映自己补的课太多了,太累了,可是家长非要补,一副很无奈的样子。
所以,我倒觉得儿童期多玩玩,中学后学习渐渐地抓紧,这样先松后紧,也许这样更符合孩子们成长的天性,只可惜目前的教育状况是先紧后松,很多孩子到了大学反而放松了。
反观有些国家的教育,让孩子们在该玩的年龄玩,该学的年龄努力学习,也许更合理、更值得借鉴。